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智能电网预计年均投资约3000亿元。 从产业链来看,智能电网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 涉及的技术极其复杂,各个环节都会应用大量新技术。
科技部相关人士近日也表示,“十二五”能源战略将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四大领域,首先从智能电网领域入手。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还宣布,今年将推进11个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包括建设67座智能变电站以及19个城市核心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有利于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但其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 不确定性。 他认为,智能电网的发展速度取决于投资强度、技术难度、特高压和互动电源的发展进度、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等多种因素。
“不到10年的时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将降至与火电相同的成本,但美国估计至少需要20年才能将太阳能接入千家万户。”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益新接受记者采访时,我们呼吁智能电网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事实上,从2009年“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到此后的大规模投资,近两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领域动作频频。 但由于缺乏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力量仍然有限。 显得瘦。
有专家在采访中表示,除了政策和成本因素的影响外,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还受到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的影响,如变压器、自动化设备、电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通信软件等。 与智能电网应用相关。
据了解,智能电网建设不仅将科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使综合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实现智能化是整个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方向。
对于电力设备制造商来说,如何实现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全过程的一体化、交互式管理和控制是重点; 而对于自动化企业来说,提供从发电到用电的全价值链服务是关注的焦点。 满足智能电网需求的自动化、信息化、可控电力设备是未来占领电力市场的关键。
业内人士分析,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输变电产品特别是一次、二次设备突破原有界限,相互渗透。 过去,开关设备、输电线路、变压器产品都融入了智能元件,可以实时监测并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简单处理。
近日,常州变压器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500kV智能变压器,充分体现了该公司在我国特高压智能变压器设计制造方面的领先水平。 据悉,该型变压器通过安装智能组件和套管式有源电子变压器,可实现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微量水、铁芯接地、局部放电、温度等状况的实时监测。
像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智能电网建设还处于筹备和试点阶段,但不少电气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涉足研究和建设。 智能装备制造。 此类研发也引起了行业专家的担忧。 “一些设备的智能化功能不仅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甚至可能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专家提醒,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不要一味追求智能化,还要更加注重产品。
国家电网公司楠子电网研究院高级设计师陈福峰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看,除了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外,智能电网的发展不仅要建设坚强有力的电网, 稳定的大电网,还要依靠微电网技术、可容纳各类新能源的调度管理系统、用户侧管理系统的智能配电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将重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