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工业化要素中的综合应用、渗透和融合,带来工业基础设施、工业装备、工业 经营方式、工业产品、工业企业等要素的全面转型和创新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融合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 杨海成认为,信息技术的融合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对工业产品的渗透,以及产品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的信息化,比如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工业产品,以及新型信息化化工生产线等。 另一方面,信息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意味着产业技术的变革,如数字化处理、数字化研发体系等。
杨海成认为,作为信息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新型工业装备对软硬件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工作机械、主要设备、成套设备等设备的融合,增强了工业硬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 另一方面,以工业软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流程、知识经验、标准规范等全面融合,形成工业软装备。
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大幅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制造快速响应能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 工业软件也是信息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通过工业软件的开发,推动工业新技术的研究、建造新的工业装备、创造新的工业产品,从而形成工业软实力。
杨海成认为,要重点发展嵌入式技术、专用组件、行业解决方案和业务服务平台等工业软件细分领域,以适应信息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
嵌入式技术是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联化的载体。 该领域需要开发基于嵌入式底层架构的高可靠性实时控制、远程监控、智能诊断技术和系统,开发嵌入式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行产品创新,形成智能化产品,提升核心技术 产品水平和附加值。 例如,VOLVOS80汽车包含18个嵌入式控制模块和CAN总线网络; 时速350公里和谐动车组配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底层嵌入式板卡和实时操作系统。 实施列车控制、监控和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