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草案,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制定、产业链建立健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 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建设一批重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总额不到6亿元,但目前已有数百家物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准备申请材料,并在各方面进行投入。 芯片研发、制造、封装等环节可能要花费数千万元,光靠这笔专项资金并不能解决资金缺口。
对此,财政部企业司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央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结合我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及其产业发展现状,加强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在物联网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支持物联网发展的地方财政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对物联网企业的政策支持仍将重点关注重大应用项目。 据悉,“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十大重点应用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准医疗。 农业和畜牧业、金融和服务业、国防和军事。
该人士还表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物联网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目前,我国芯片研发、制造、封装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信息安全以及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目标,芯片厂商被寄予厚望。
“对物联网企业的财政支持不会有普惠性税收政策。” 上述人士表示,一方面,很多企业前期已经享受到了软件服务相关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物联网企业的定义尚未明确。 目前几乎所有从事信息服务的企业都与物联网相关。
物联网行业的细分行业大部分都有国家标准。 近年来,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接口、识别、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络融合发展、泛在网络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它有能力应对物联网的国际标准,是传感器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 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牵头国家之一。
但在物联网整体标准体系的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 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秘书长张辉表示,政府主导的总体架构、标识系统、信息安全、数据接口等物联网标准体系标准制定刚刚起步 今年,标准的形成至少需要两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