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能电厂对于实施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推动节能市场化、产业化,有效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建立节能节电长效机制。 能效电厂可以将分散、个体的节电项目聚合成较大的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融资、统一实施、统一监控,可以大大提高节电项目的规模效率,降低节电项目的财务风险和风险。 实施者的管理成本。 这是一种创新的节能机制。 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节能之势,建立长效机制。 节约能源,促进我国节能减排。 各项工作正在深入推进。
有利于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建设节能电厂需要节能服务公司设计、建设和运营节能项目。 这为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可以在加快节能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加快节能服务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节能电厂的理念是通过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来实现节能。 因此,发展高效节能电厂将促进高耗能设备升级换代,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能源的创新、推广和应用。 节能节电技术和产品,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据测算,2020年我国节能电厂发展潜力约为1.4亿千瓦,年节电量将达到2800亿瓦时。 获得这种虚拟电力能力不需要占用土地、消耗能源、不排放污染物。 ,建设成本仅为新建电厂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如果充分挖掘节能电厂潜力,我国未来10年可累计节约约6.64亿吨标准煤,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约16.3亿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95万吨。 这对于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安全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非常重要。
发展节能电厂意义重大,条件充分,时间紧迫。 解决电价机制不完善、企业积极性不高、投融资能力弱、财税支持政策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应尽快提上日程。 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 具体建议如下: (一)明确总体思路。 建议将发展节能电厂作为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任务。 要纳入国家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统筹供给侧电力资源,加快建设,优先安排优质能源项目。
调动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建议尽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电网企业为主体,节能服务企业和电力用户广泛参与,第三方机构、金融机构和宣传媒体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 为支撑,汇聚各方面力量。 在当前发展节能电厂的初级阶段,强化电网运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 为此,建议明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是节能电厂发展的主体责任主体,将其发展节能电厂列入考核范围,研究落实激励机制, 提高电网企业发展节能电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在能效电厂的起步阶段,政府投入必要的扶持资金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议建立三个资金渠道:一是通过财政拨款,各级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能效电厂发展资金,专门用于能效电厂建设。 二是设立节能公益基金,按照电价一定比例从电费中收取,专项用于节能电厂建设。 三是政府建立独立的专业节能融资服务机构,将节能相关企业与银行联系起来,通过中间融资机制获得节能电厂发展资金。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 节能电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参与。 建议将能效电厂项目贷款纳入绿色贷款范围,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加大贷款力度。 鼓励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节能电厂建设,支持节能服务企业享受融资贴息。
落实优惠电价政策。 高效节能电厂提供清洁、环保、高效、安全的电力。 享受比可再生能源发电更优惠的电价补贴不仅合理,而且还需要加快高效节能电厂的建设。 建议参照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出台和制定节能电厂优惠电价政策,对节能电厂“发电量”进行专项测算,计算发电量 -以优惠电价为基础的节电效益,确保各方获得一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