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利用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交互的物体或过程,并收集其信息。 通过各种可能的网络获取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所需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无所不在的联系,实现物的智能感知、识别和管理。 对象和进程,这就是所谓的中继。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流业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将分散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地结合和融合起来。
“物联网与物流行业的结合,不仅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也拓展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空间。” 张建宁告诉记者,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等领域。医疗、健康、安防、家居、旅游等,但哪个行业会成为发展突破口并率先获得示范应用,就看哪个行业能最先找到与发展的“共振点” 物联网行业。
张建宁表示,当前物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而物联网恰恰可以解决物流业的这一需求。 物流行业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突破口。
“要使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表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建立合理布局、合理布局的物流企业集团。 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必须提高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李真真表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 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和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 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信息共享。
“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美国的物流业用了100多年才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不需要再花100年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利用物联网,我们国家的物流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真真表示,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了解,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物流流量急剧增加,但我国物流运作水平落后发达国家20-30年,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利益。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设施设备,实现标准化。 的物流设施和设备。 推动托盘国家标准实施,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托盘共享系统,开展托盘租赁和回收业务,实现托盘规范化、社会化运营。 鼓励企业采用集装箱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营管理水平。 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加快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建设,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物流技术能力。 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启动物联网前瞻性研究工作。 加快发展先进物流装备,提高物流装备现代化水平。
李真真表示,随着信息采集和智能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器网络的深入融合,物联网大规模发展的时机日益成熟。 成熟。 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启动物联网相关信息化战略,加大物联网投资力度,力争占据领先地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可以预见,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将带来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 这也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