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邬贺铨也向记者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不会指定大的 企业进入物联网行业进行产业推广,但将指定细分领域的企业具体应用项目予以公示,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研究机构申报。
国家物联网基金“中国物联网投资基金”创始人之一金宇国际投资经理王顺来认为,此举意味着物联网行业将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
“‘十二五’规划除了对物联网产业未来总体结构进行规划外,还将针对物联网产业涉及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专项规划。每个专项都会针对物联网产业的具体应用领域进行详细规划。 特定的应用领域。” 上述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细分专项规划在我国“五年规划”中并不多见,这表明国家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上述人士介绍,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准农业和畜牧业 畜牧业、金融和服务业、国防军事等被列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十大重点领域。 因此,《物联网产业十二五规划》将对这些领域做出有针对性的专项规划。
上述人士补充道,考虑到具体的行业需求和行业前景,未来五年,国家将首先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环保和精准农牧业三大领域,并可能进一步推出 相关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
对此,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他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仍处于示范应用阶段,产业发展思路应该是在部分领域寻求突破,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然后逐步扩展到更多领域。 邬贺铨表示,交通、环保、农牧业三大领域市场需求巨大,相关应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大的实质性发展机会; 而这三大领域涉及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和技术。 能够产生良好的带动效应,因此将成为物联网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
王顺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物联网行业的投资机会将彻底明朗,前几轮炒作 市场也有望转化为真正的行业投资。 资金推动。 王顺来还强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作为行业的指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此,预计国家重点扶持的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精准农牧业三大领域将受到投资青睐。
专家预测,到“十二五”末,物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大关。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2010)报告》也预测,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2020年将达到5万亿元。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课题组成员张宏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智慧交通细分项目重点发展方向是利用智能芯片和传感器 监控轨道交通、航运交通、公路交通的实时状态。 运行状态,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检测车辆的速度、故障、位置以及整体交通拥堵情况,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相关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无锡此前在流域监测等应用方面已取得成果。 “十二五”期间,无锡智慧环保的发展重点仍然是通过监控设备、网络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对环境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环境优化; 此外,还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对工业企业排放进行监测和处理。
该人士还表示,精准农牧业发展的重点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变量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真实获取地块内各个小区域的农作物信息。 时间,并按照每个小区域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区域作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在每个小区域内精准地进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等农业操作。 此外,依赖智能芯片的农作物运输、仓储等物流行业也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