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我国电梯生产年均增率逾20%。2007年我国电梯产量达21.6万台,其中自动扶梯占3.6万台,出口约3.2万台。至2008年,电梯生产持续高速增长。据预测,今年亦将保持该增速,产量超25万台。然而,这些数据并不全然反映问题,中国电梯市场虽然庞大,供给过剩问题依然明显。电梯行业需在竞争中寻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否则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目前,电梯控制正向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驱动技术已普遍采用节能环保的永磁同步主机和带能量反馈的双PWM和矩阵变频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日渐广泛应用。中国电梯协会秘书长张向记者介绍。
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电梯制造商而言,与其说是机遇,倒不如视为挑战。如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在此背景下,电梯的各项性能逐渐被重视。据统计,我国现役电梯数量超50万台,年耗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这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如何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梯控制技术成为首要考量因素。人们对电梯的需求日渐提高,舒适性与安全性成为制造商关注的重点,更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也开始在电梯制造中广泛运用。
智能化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结合设备信息、计算机控制、远程通信和维修专家系统,通过网络将各处电梯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的监视终端,进而实现各处电梯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为维修提供信息支持。电梯作为人员输送设备,过去在新技术采纳上相对保守。如今,电梯技术已在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如先进的电子可编程系统在电梯安全方面的应用技术也开始在电梯上应用,性能标准的发展也为更多先进技术在本行业应用创造机会。
关于自动化厂商与电梯制造商的合作现状,张秘书长表示,目前二者之间协作无碍。张秘书长解释道:“当前的自动化企业仅为电梯制造商提供单独的产品,并不负责整体系统的解决方案,且电梯行业对自动化产品的要求并不严格。由于电梯安装场所所处的优越环境,稳定性、可靠性应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为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追求,启动和停止速度的变化需平稳,现有市场上的工业控制器、传感器、变频器等自动化产品完全足以满足电梯制造商的需求。”电梯企业在选购自动化产品时,不仅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压力,因此价格成为了主要考虑因素。张秘书长指出:“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部分国外传统自动化企业仍占据主导,但国内自动化厂商也在逐步塑造自身品牌形象,未来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众所周知,住宅电梯是电梯市场的“消费主力军”,约70%的产量用于住宅。在当前全球经济动荡背景下,作为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电梯市场是否会受到影响?未来电梯行业发展是否会因此而受限?
张秘书长向记者透露:“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广泛的滞销现象,给电梯销售带来一层阴霾。”然而,对于未来电梯市场的整体发展前景,张秘书长充满信心,“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明年电梯行业的发展趋势尚不明朗,但总体仍将呈上升趋势。随着市场对先进可靠、成本较低的自动化产品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更人性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绿色化的自动化产品将会推动电梯行业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