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层面看,中国高铁建设本身即是一项宏大的产业链工程,涉及基建、铺轨、车辆制造采购及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尽管温州动车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过程中,但高铁产业链的热度已被揭示,其中超过三十家上市公司已经浮出水面。此次事件让庞大的高铁产业链成为了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关于机电产业的发展,业界也展开了深入讨论。它是否在发展进程中过于激进和盲目,是否需要如同公众对高铁的质疑那样审视自身,步伐是否应该慢下来?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总工程师透露,中国目前的钢铁产能已超过七亿吨。这主要源于过度投资和无序扩大市场。然而,钢铁产能过剩的后果便是落后产能的淘汰,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可能引发钢材价格的波动。在钢材市场的优胜劣汰环境下,落后产能最终将走向毁灭,而以钢材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将受到影响,或许将会因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而不得不提高价格,导致“通货膨胀”。
在此次高铁产业链中,32家上市公司承担着高铁动车组、车厢、线路建设、调度系统、信号系统等全套设备和技术的设计制造。据铁道部之前公布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新线投产总规模将达到惊人的3万公里,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8万亿元。其中,辉煌科技2010年营业收入为290万元,毛利率高达51%。高额的利润率使得大量新公司纷纷涌入,从而使高铁热情冲昏了不少企业的头脑。
除了以钢铁产能为代表的机电产业外,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一段快速发展的阶段。
全球知名的研究机构已经意识到中国现在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调查显示,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产能已达到50GW,但实际需求量仅为25-30GW。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组件价格难以明显回升,而对多晶硅的预期价格也存在一定的上扬预期。预计明年多晶硅价格可能会跌至45美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