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重工乃日本头号重型机械制造商,业态纵贯机械、船舶、航空航天、电力、交通、原子能、太阳能等诸多领域,更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归属于三菱财阀统辖。而日立则为日本第二大制造企业,在电力、信息技术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傲视群雄,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掌握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方案的供应商。
若两企业并购成功,依2010年营业收入估算,将诞生一家营收超越12兆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700亿元)的庞然大物,业务涉及核电站发电设备、铁路、航空航天、消费电子、产业机械、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在日本,其规模可比肩丰田这一商业巨头。同时,亦将晋升为全球基础设施巨头之列。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合并可能意在与欧美基建巨头展开竞争,尤其是美国通用电气(GE)与德国西门子。
然而,日元升值、市场竞争环境及地震灾害或许是根本原因所在。日前一财年,日立陷入巨额亏损约12亿美元;去年虽然恢复盈利,但净利润大幅下滑,上一季度再度降幅高达96.6%。自地震发生后,其位于日本的六家工厂已被迫停产,所供应的福岛核电站四号机组亦陷入停滞。地震后,日立的市值已缩水高达18%。
实际上,数年来,日立一直在不断地出售资产。四年前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了惠普;去年与鸿海进行洽谈,尝试出售液晶子公司;今年年初,又将美国子公司日立存储出售给西部数据;年中向土耳其公司转让LED核心技术;日前再次宣布将电视生产外包。据DisplaySearch数据揭示,今年第一季度,日立在全球平板电视市场份额仅为0.5%。
此番与三菱重工的并购合作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实际上,双方早已有过联姻的历史。早先,它们共同成立了三菱日立冶金设备有限公司;2004年,双方甚至差点实现空调业务的整合。当时,担任三菱重工中国区总代表的松平伸康曾对中国媒体表示,双方具有极高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