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乃择良木而栖。得益于优质的机器人研发、生产环境,高新区吸引了众多机器人企业纷纷进驻园区建立厂房。除传统的焊接机器人以及矿用抢险机器人外,高新区内还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技术实力。例如,唐山通博科技有限公司的管道无损检测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市场占有率高达80%。此外,唐山天工数控的大厦清洗机器人已与国家大剧院签署清洗协议,针对特定的现场环境,开发出外壳清洗、内穹顶清扫以及外部水池清洗三种机器人。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携手打造的电力行业用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及除冰机器人已进入应用领域;手术机器人已开发出样机,CT引导机器人则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如今,唐山国家高新区已将机器人产业提上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土地供应、人才引进、科研支持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并且准备着眼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性服务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个人服务机器人的多元化应用。在不久的未来,一系列富有人性关怀和科技魅力,标有“高新制造”标签的家用生活服务与安防机器人、教育与娱乐服务机器人、智能导游机器人将会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作为新兴经济领域,“有技术而无产业”仅仅是初级阶段,而“有技术有产业”则标志着步入高速发展阶段。走进高新区,你可以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塔吊高耸如云,生产建设如火如荼,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机器人产业项目:
总投资高达3亿元、占地总面积76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开元焊接机器人及自动焊接装备项目正在进行竣工验收,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1亿元。
总投资高达3.9亿元、占地总面积7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省级重点项目开诚机器人二期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计划于2012年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抢险探测机器人生产基地。
机器人产业化脚步的加快,为高新区奠定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阵地的坚实基础,有望逐渐成为唐山市乃至环渤海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动力源泉、招商引资的新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唐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德山感慨道:“机器人产业正在推动高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同时也推动了唐山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区域品牌和知名度。”
抵达沈阳,徜徉昆山,历经数轮深度研讨,仅为精准明确定位;积极邀请业内专家,敬邀学术领军人物,数度修改草案文章,全为寻求可持续高效发展。在《唐山国家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未来进程,高新区亦制定了清晰的时间规划,近期正全力筹建机器人研究院,以吸引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机器人研发机构以及领军人才为主导,构建面向全球的科研院所与产业平台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框架。
与此同时,积极引进知名工业机器人领域项目以及高端智能成套装备制造业巨头,力求在五年内让全市机器人产业年产值达250亿元,培养核心企业,一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两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五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二十家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建设我国最具特色的“国家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以及中国最大的“特殊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