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电站的运营管理中,从工程管理环节到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设施工、安全运行直至退役,每一个步骤都深度诠释了高端技术的运用。其中,仪控系统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要素。
中核集团科技委副主任、资深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深信,尽管我国的核电行业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然而受到全球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核电仪表控制系统的数字化已是核电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客观地提升了对核电安全的要求,这也给仪控设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仪控技术与装置的研发、设计、制造、选型、应用以及维护都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全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应用将对确保核电厂的安全、可靠且经济地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在我国首次成功应用的示范——江苏田湾核电站,其出色的运行实践成为核电站仪控领域发展的优秀典范。以全数字化仪控系统为导向,大幅减少了人为误操作导致的非计划性停堆停机概率,在软件和硬件层面保障了电站安全系统的高可靠性;自田湾核电站投入临时运行至现在,全数字化仪控系统始终保持稳定运行,未曾出现因系统软件或硬件故障引发的非计划停堆;与传统的模拟仪控系统相比,数字化仪控系统显著提升了核电厂运行的效率、安全性与可靠性。
田湾核电站的投运,预示着我国核电市场已全面迈入全数字化仪控时代,目前正在建设的所有核电站均采用了全数字化的仪控技术。
据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毅明阐述,核电仪控系统如同核电站的“神经中枢”,象征着工业控制领域的尖端技术,具体可分为模拟、模拟加数字以及全数字三种类型,历经了三代变迁的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核电站基本依赖于模拟组合仪表与继电器的设计方案,尽管这些设计方案较为可靠,且运行状态良好,尽管功能相对单一,维修成本较高,但实际效果却相当理想。
如今,我国的核电站大多数属于第二代,控制系统仍然沿用模拟单元组合式仪表,并加入了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DAS),涵盖数据收集、展示、报警、日志记录以及趋势记录等环节,这与20世纪80年代国内火电厂的技术水平相当。
而全数字化的核电站仪控系统则属于第三代产品,其控制层和监控层完全计算机化,实现了先进主控室的设计理念,并且根据计算机化的特点对控制回路进行了改进,不再直接将原有模拟系统的逻辑图、原理图照搬至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系统具有独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过改进后才能适用于DCS(分散式控制系统)。田湾核电站乃全球首座采用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的新建核电站。
在大亚湾与秦山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采纳组合式模拟仪表配合继电器逻辑,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岭澳等新核电站已引入采集系统,在主控室设有多个终端用以显示采集的数据及报警信息。辅以模拟操作盘台及数字化采集系统,常规岛的结构与一般火力电厂基本无异,采用DCS技术,而核岛的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依然沿用组合式仪表。 自2000年至今,包括田湾在内的在建核电站皆采用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主控室的模拟盘大幅度缩减,甚至仅存一个应急操作盘,保护系统亦升级至基于核安全级别的DCS。
首先,仪表与执行器层次。核电站仪控系统的基础层次乃仪表与执行器层次,不论是火力发电、核能发电、轻工业、化学工业或石化产业,与主设备直接接触的主要是传统的变送器、传感器与执行器等。现阶段,核电站中多数采用模拟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尚属少数,且在信号传输方面并未采用现场总线技术。
其次,控制层次。控制层次依托数据采集单元、DCS控制站以及PLC产品,实现现场信号输入输出、自动控制以及保护功能。
最后,监控层次。传统的主控室基于古老的模拟盘,颇似上世纪七十年代火电厂的大型模拟操作盘,上面搭载一些计算机化的数据采集系统。新型的主控室摒弃了模拟盘,全面采用计算机化的操作界面,每位操作员面前拥有五至六台操作终端,不过仍保留少量的备用手动操作手段,用于维护计算机系统。
根据朱毅明先生介绍,世界各地对核电仪控系统设备的安全级别划分各有不同。例如,欧洲与美国的分类标准就相去甚远。美国仅有核安全级(HI)与非安全级(NC)两种,欧洲的分类标准则较为繁琐,在欧洲主导的IEC 62326标准中,将安全重点的仪控系统分为A、B、C三个等级。
在美国,仪表与执行器层次由核安全级与非安全级设备组成,核安全级设备包含一些核专用的核测仪表,例如中子通量的测量以及与反应堆相关的特殊变送器、传感器等。此外,还需运用许多核级别常规仪表。这类核级设备的设计制造须取得国家颁发的许可证。在非核级设备中,除了一些核电站、反应堆专用的仪器仪表,主要是压力、流量、温度传感器和变送器,与普通发电设备所用并无太大差异,这部分设备数量庞大。
在控制层次,可划分为核岛、常规岛、BOP等部分。核岛的运行控制纳入核安全级系统范畴,因其确保电厂保持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核安全级系统包括反应堆保护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控制(如安注、安喷、辅助给水、安全壳隔离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测量系统,如棒控棒位系统、堆芯测量系统等。常规岛部分基本全是非安全级;BOP部分也基本上是非安全设备,如放射性废物处理、压缩空气、除盐水、制氢、辐射监测、安防系统等。在监控层次,除了主控室外,还设有远程停堆操作站,当主控室无法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在远程停堆操作站停止反应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