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市场可能出现更灵活的机械手

   2023-12-26 工业品商城72
核心提示:据悉,多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已向富士康集团提供多达300台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其售价在每台40万元至80万元之间。其中,部分机器人已在富士康下沙钱塘科技工业园区投入使用。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富士康钱塘科技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表示,须得到总部的许可方能接受采访。富士康总部媒体办公室的陈先生也表示,现阶段公司暂不会回

     据悉,多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已向富士康集团提供多达300台不同型号的机器人,其售价在每台40万元至80万元之间。其中,部分机器人已在富士康下沙钱塘科技工业园区投入使用。对于记者的采访请求,富士康钱塘科技工业园区的工作人员表示,须得到总部的许可方能接受采访。富士康总部媒体办公室的陈先生也表示,现阶段公司暂不会回应涉及机器人的媒体采访。

      然而,据业界人士透露,富士康大规模使用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喷漆工艺环节,“富士康所采用的涂料价格昂贵,每升可高达数千元;而喷涂机器人的喷漆量可节省30%-50%。”据此,有人通过推算富士康的订单量,认为该公司采购机器人的一次性投资成本,可在几个月内回收。

     实际上,早在数年前,杭州的众多大型企业便已引进了机器人,如卷烟厂、大型机械厂以及一些汽车装备厂等。在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工厂里,墙上贴有工艺流程图,工艺环节多达20余个,机器人被安排在“非晶硅镀膜”与“微晶硅镀膜”两个关键环节。这些巨大的机器人被固定在一段长长的轨道上,轨道两侧是高大的玻璃存储设备。一辆类似于火车头的物流运输车,始终将尺寸为1.1米×1.3米的玻璃运送到机器人附近,机器人接收到指令后将玻璃运往特定的工位进行工艺制作,待工艺完成后,再将成品送回对应的容器。这样一套完整的玻璃搬运流程,若由人工操作,往往需要两人共同协作,至少耗费两至三分钟,甚至可能导致玻璃破裂。然而,机器人仅需70秒左右就能轻易完成上述工作。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集成薄膜发展部经理于大洋例举道:“搬运如此庞大的一片玻璃,至少需要2名工人搭班,按24小时三班制轮班配置,每天至少需要6人。这6人在24小时内全力以赴,一天最多可搬运1000片玻璃。若由1台机器人负责此任务,只需70秒即可完成一片玻璃的搬运,搬运1000片玻璃仅需70000秒,换算成小时为19.4小时,远低于24小时。”

     于大洋指出,公司自2009年起陆续引入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购买价格约为40万元左右,日常维护十分简便,主要便是更换机油,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为1万元。“据我了解,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通常超过8年,且工作期间几乎不会出现故障,一年进行一次常规维护足以。”他表示,玻璃搬运是项单调乏味的工作,且玻璃是易碎物品,机器人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公司已从瑞士和日本分别引入了5台六轴机器人和3台四轴机器人。

机械手(专业术语称为自动化专机),虽然其自动化程度无法与机器人相媲美,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低廉,数万元一台的机械手现在受到不少中小企业的青睐。

  由杭州桐庐丹霞笔业有限公司于1997年创立,该公司在2008年斥资2万元引入首台机械手,历经屡次增资后,现已拥有15台机械手及5台自动装配机,构建了基于机械自动化的生产模式,既是桐庐分水制笔产业圈最早实现自动化的领军者。在过去的3年里,这些机械手运作稳定,维护成本也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使用机器人取代纯手工生产,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成品率,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该公司销售部经理练梦丹表示,“1台机器人能替代近20名工人,同时现在只需1人即可管理2-3台机器人,公司的员工人数从2008年前的200人缩减至如今的80余人。”据练梦丹透露,人员减少的同时,公司产量不降反增,较三年前提升了30%。凭借稳定的产品品质,练丹梦表示公司的业绩正在稳步提升,年产值已超越3000万元,在江浙、广州等地区的知名度日益见长。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方面的受限性导致它们在初始投资阶段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机械手。”中控研究院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郑洪波表示,随着用工成本的持续攀升,对机器人或机械手的需求在中小企业中愈发显现。中控曾成功研发如海宝、足球机器人等服务类机器人,并预期未来将研究带有视觉传感功能的机械手臂。“据我所知,单纯的机械手臂自动化程度尚显不足,然而搭载视觉传感功能的机械手臂将更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

  中控研究院机器人事业部市场部副经理潘鑫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已经有同行致力于研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系统,这正是针对浙江劳力密集型产业特点所定制的。在潘鑫看来,浙江市场对于机器人的刚性需求极大。“当前,在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的人工巡检中,存在严重的人身安全风险,人工巡检过程存在巨大危险,而机器人则可解决此问题。”潘鑫进一步提到,如何实现电力廊道全天候无人值守亦成为一大挑战,然而他们研发的电力巡检机器人已能克服地下作业的种种难题。再者,乏味且重复的重物搬运等任务,在浙江高度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企业中极为常见,对于机器人生产厂家而言,这无疑都是一个充满潜力待开发的市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