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时代来了!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机器人产业的前景

   2023-12-26 工业品商城73
核心提示:中央研究院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郑洪波曾言:纵观未来五至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潜力无可估量。依凭技术、成本等多角度全盘审视,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产值预料将从二○一零年的170亿美元攀升至二○二五年的570亿美元。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陶雪军亦提供一组数据佐证:回顾二○一○年,中国工业机

     中央研究院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郑洪波曾言:纵观未来五至十年,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潜力无可估量。依凭技术、成本等多角度全盘审视,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产值预料将从二○一零年的170亿美元攀升至二○二五年的570亿美元。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工程师陶雪军亦提供一组数据佐证:回顾二○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度装机量为8500台,预计至二○一三年将增至16500台;而就在二○一一年,中国机器人的保有量已然达到17万台。

     科学管理巨匠泰罗曾发表过观点:“所有有益于节约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终将取得胜利。”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教授王治平对此有着精辟解读:“这即是机器排斥劳动的结果。以机器人为代表的高产能智能技术取代相对低下效能的人力劳动,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许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生产流程将逐渐被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这样的尖端技术生产链所替代。

     “鉴于焊工这个行业新旧更迭速率较慢,"焊工难招"问题直接催动着焊接领域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科技变革。”中国焊接学会熔焊专委会委员侯润石表示,除了焊接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喷涂、装配、搬运以及特种作业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他进一步表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某些工种将就此消失,毕竟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年供应量仅约12万台,远远无法满足现有的产业工人需求(特别是我国),因此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种并不会迅速消亡。”

     展望未来,是否会出现机器人全面取代人工生产的如科幻影片般的宏伟景象?王治平教授给出了答案:“虽然机器的智能化程度潜力无限,可替代众多人工作业,但无形中并不会因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就让人力劳动退出历史舞台。”他深入解释道:“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任何市场交易活动都需四个要素方能正常运转:劳动,资本,土地,组织。而我们所论述的机器人技术属于资本范畴;就劳动而言,机器人仅能取代单调乏味且重复性强的体力劳动及部分脑力劳动,作为生产动力的创建本身势必要求人类参与其间;再者,无论智能化等级如何提升,机器人仍需要由人力构成的组织进行最终管理。”

     那么,那些被机器人取代的员工该何去何从?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张衔教授做出了深度剖析:“未来人们并非因此大规模失业,而是随着产业部门的新陈代谢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除非所有产业均由机器人参与生产,否则总会存在尚未被新兴产业替代的生产部门可吸纳这些员工,而且各国政府自然会通过适时的政策手段来调控失业率,以确保国内经济稳定发展。”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新的相关职业,如机器人应用、机器人维护等也将应运而生。现如今,众多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正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此类人才。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