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建设为设备制造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在变电领域尤为显著。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这无疑对一次设备制造商来说是一种重大利好。今年7月,智能变电站规范草稿已正式制定。
据周逢权观察,智能电网将引领整个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全面智能化,给该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他的观点源自对国内设备制造业技术现状的深入了解。例如开关设备,在数字变电站时代已实现数字化,未来智能化后,其功能将跨越原有输出信号,实现自治诊断,类似地,开关设备、变压器和互感器等产品都将拥有自诊断功能。然而在智能化产品研发方面,国内各企业处于同一起跑线,未来发展存在诸多变数。但无论如何,智能化对现有产品技术来说必将带来一场革命。
建设智能电网使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不再分明。周逢权详细解释,国家电网公司倡导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掌握完整设备状态。他指出,现阶段,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仍有明确界限,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一次设备内置智能单元,打破现有制造企业的市场结构。
同时,二次设备领域也同样迎来发展机遇。由于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二次设备的部分功能将融入一次设备,从而形成更为集成化的智能单元。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单元操作软件的更换将改变其功能。这样的趋势将全面推动二次设备的设计技术。
在技术层面,二次设备也将获得突破性进步,更加信息化和互动化。周逢权预期,技术的提升将提升设备保护功能,同时,互动性和关联性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智能单元与相关设备、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及设备与用户之间均将实现互动。例如,传统情况下,两个保护单元各自负责保护一条线路,但未来在统一网络内,既要保护自身,也要照顾他人,互动性和关联性会更强。
周逢权透露,二次设备终将演化为可即插即用的插件模式,虽然目前只是理想构想,但实现这一目标尚需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同样,二次设备亦将借鉴一次设备的自诊断和状态监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