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崛起为国内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

   2023-12-29 工业品商城93
核心提示:近年,致力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实现装备智能化的提升,形成了焊接机器人、包装机器人、高空作业机器人等多个产品系列。在中欧科技公司,我们观察到一台光纤激光三维切割机器人,该机器刚在南京参加了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展。中欧科技有限公司的吴树人先生表示,设计团队将机器人的联动轴数量由

     近年,致力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实现装备智能化的提升,形成了焊接机器人、包装机器人、高空作业机器人等多个产品系列。在中欧科技公司,我们观察到一台光纤激光三维切割机器人,该机器刚在南京参加了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展。

     中欧科技有限公司的吴树人先生表示,设计团队将机器人的联动轴数量由原先的6个增加至9个。这种升级使得机器人在工作时能有更强的灵活性及全方位的、360度的切割工艺能力。

     在华恒焊接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设计的铲斗生产线中,我们看到一辆坦克般的车辆背负着巨大的铲斗在轨道上自由移动。不久后,车辆将铲斗轻松地搬运至焊接台上。借助机器的力量,焊接台将铲斗翻转,焊接臂也能运动自如。在严谨的配合下,所有焊接工作得以顺畅完成,而整个过程都依赖提前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完成。

     徐州华恒焊接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的董文宁表示,从上料、装卡、焊接、下料到输送到加工中心的铲斗生产线全过程都是自动化的,实现了高度的少人化和无人化操作,生产效率较传统作业方式提高了5至6倍以上。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基地吸引了徐工集团、赛摩集团、华恒焊接、中欧机械、海伦哲专用车辆、瑞祺医学等一大批机器人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与哈工大、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如华恒焊接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装备开发课题;赛摩集团制定了包装机器人产业中的3.5项标准。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周程先生表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三种类型的机器人制造企业:第一种如华恒焊接,主要为工程机械主产业提供设备制造升级手段;第二种如徐工集团,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国内传统工程机械产业;第三种如瑞祺医学、富兰肯光电生产的服务型机器人产业。

     据悉,根据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将在工业机器人基础上,拓展服务机器人等新领域。希望在未来3至5年内,全区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50亿元左右,10年后增长至200亿元至300亿元。为推动开发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开发区专门每年设立500万元的政府引导资金,并制定了包括所得税优惠、产学研合作以及示范工程等8个方面的产业扶持政策。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