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动化企业价值链延伸滞后

   2024-01-02 工业品商城44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制定的《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经工信部批准正式公布。该规划预设至2015年,行业总产值增至或接近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5%;外销总额逾300亿美元,本国企业出口额占比超50%,预期2015年末至2016年初贸易逆差减缓;同时,拟积极培育长三角、重庆及环渤海三大产业集聚区,打造3-5家百亿

     近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制定的《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经工信部批准正式公布。该规划预设至2015年,行业总产值增至或接近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5%;外销总额逾300亿美元,本国企业出口额占比超50%,预期2015年末至2016年初贸易逆差减缓;同时,拟积极培育长三角、重庆及环渤海三大产业集聚区,打造3-5家百亿级企业,销售超10亿元的企业数量破百。

     诚然,“3-5家百亿级企业”的归属及成因颇具探讨价值。目前,我国优质自动化企业的年度销售额仅数十亿元,从十亿跃升至百亿,显然并非销售数据的简单累加,而是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的演进,象征着经营与管理的全维升级。

     自中国自动化市场蓬勃发展10余年间,众多本土自动化企业兴起,与此同时,跨国企业涌入,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各企业主要专注于研发与制造,以满足用户对自动化产品和技术的需求。然而,随着供应商日益增长、技术日趋成熟以及生产与人力成本增加,自动化企业倍感市场竞争压力,利润逐渐下滑。面对此景,企业亟需转变策略,挖掘能创造更大价值的环节,以此完善和延伸企业自身的价值链。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从自动化行业的角度考虑,尤其是对控制系统供应商而言,与普通制造企业的“研发、采购、制造、营销、服务”链路相比,其价值链相对更具复杂性。服务环节被划分为售前(设计开发)、售中(组态调试)、售后(维护维修)三部分。过去,服务基本作为商品的无偿附加而提供给客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观念正逐步改变。在自动化行业被视为未来最具成长潜力的领域——服务市场,众多跨国巨头已开始布局。

      如今,众多跨国企业纷纷行动,纷纷进入收费服务市场,并且随着用户对自动化产品和技术应用的深入以及对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需求,这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已不再局限于“售前售后支持”、“24小时内快速响应”以及培训、现场指导等简单服务内容,而是涵盖技术咨询、设备维修、设备安装、设备保养、设备搬迁等诸多领域,不仅能提供针对自身产品的服务方案,更要优化内部资源,为人性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提供平台,如预防型服务、全责绩效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多样化选择。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