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明在论坛上表示,未来几年,石化工业智能制造技术注重的是检测技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与经营管理一体化,以及企业内外供应链管理的协调与优化。预期将大力发展智能钻探系统、智能测井系统以及智能完井系统。石油化工领域,千万吨级炼油厂、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将朝智能化迈进,以全厂集中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取代自动化系统。
据介绍,“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将新建31个千万吨级炼油厂和30个百万吨级乙烯,智能化已是这些项目的重要特征。而此项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则刚刚起步。
专家解释,智能化技术包括设备的智能控制,例如,炼油厂内任意设备压力参数变化均能通过传感器高效传递至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自动调整,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赵志明举例,“十二五”期间,钻井设备领域有望实现连续管国产化突破,加之智能设备的运用,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导引,精准定位油藏,实现高效钻探。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将其定义为工业设施,强调简约化和设备集成,以此满足电力领域智能化设备的快速发展。
依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自2011年起新建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将采用智能变电站建设标准,智能变电站将成为主流,迎来爆发式增长。
变电站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辅助系统、智能组件等二次设备,简约、提升设备集成等要求源于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方向。
除了电力行业外,煤炭机械行业的发展也依赖于智能化设备。有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中国在煤炭综合采掘设备领域取得显著成果,煤机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设备水平得以提升,成功研发了世界最大的2500千瓦大型采煤机,可自主设计并生产1400至2500千瓦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国产化率高达80%以上。然而,液压支架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自主化仍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智能化设备制造技术的滞后。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曾表示,智能设备面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主要包括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等。通过各种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推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
正如行业所言,智能设备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其他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为能源装备等高精尖领域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科技生产控制设备,推动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已达到2.2万亿美元,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然而,我国制造业大部分仍停留于低端产业链,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发展智能装备乃我国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