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崛起引发全球瞩目。据近期一项美国咨询公司研究,“现今全球前五大设备制造商中至少有一家来自中国”。实际上,我国机械装备工业销售额在2009年已突破1.5万亿美元,超越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荣登榜首。
装备制造业是被誉为“工业之母”的战略性产业,其产品关联着国民经济各行业,是行业升级和技术突破的关键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变迁,须以设备制造业的强大为基础。
纵观世界强国,无不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例如,日本经济起飞过程中,机电工业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视为提高国民福祉的“引擎产业”。每一次新的科技革命,如信息技术、核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持。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升级的关键在于,是否能依赖先进、配套的技术装备支持国民经济各领域。自21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已有的数据显示,美国等国该行业占制造业比重超过40%,新兴工业国家亦达30%并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0年,中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5%。2010年,全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达9%,占全部工业的19.35%。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位居全球第一。在无线电通信、太阳能电池板、煤电等领域,已有部分企业进入全球领先阵营。外媒指出,中国企业正改变全球行业格局,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上游攀升。
在2010年10月18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要想迈入全球领先者之列,企业需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成为行业内全球竞争的“新来者”;接着是“国内冠军”;再然后是“全球竞争者”;最终达到“全球领先者”的地位。
那么,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哪些企业已跻身全球领先者之列?
有研究表明,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六大行业中,“世界前五名企业均有中国企业。其中,无线电通信(排名前五中有两家)、太阳能面板(有四家)、煤电设备(有三家)、铁路车辆(有两家)、风能与电力传输(各有一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研究焦点聚焦于市场份额。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全球地位可参考如下:
首先,我国企业在煤电、无线电通信和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据资料显示,在光伏和煤电行业,我国市场份额已高达或超过全球的50%。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国际市场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火电机组制造已具备批量生产60万千瓦、100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能力,后者单位煤耗仅为276克,低于国际通用设计值2克,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煤电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力集团、哈尔滨电力设备公司;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的佼佼者包括无锡尚德、赛维LDK、晶澳太阳能、保定英利等。此外,我国无线电通信设备制造业市场份额已达全球的40%,主要领军企业为华为和中兴。
其次,我国铁路车辆和陆上风电设备制造已进入全球竞争者阶。我国铁路设备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占全国的85%,全球市场的20%,领先者为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在陆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我国企业占据了国内90%市场,Morton Keller预计,在2011年至2016年间,中国市场将占据全球市场装机量的38%。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的领军企业为华锐、金风科技、东汽(隶属于东方电气集团)。
再次,我国电力传输设备制造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张国宝主任表示,"我们拥有当代最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可媲美欧美国家"。我国电力企业研制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建成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行的长距离800千伏、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交流示范线,这种规模的长距离输电线路其他国家尚未实现,无疑展现了我国电力传输设备制造的全球领先地位。由于全球目前需要建设长距离、高等级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国家有限,全球市场需求仍有待开发,暂时未引起国外重视,领军企业为天威集团、南方电网。
最后,我国企业在海上风电和民用航空设备制造领域刚起步,可视为全球性竞争的"新来者"。在民航领域,我国企业近期已与业界全球领先企业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预计不久后将改变当前全球行业局面。同时,我国民用航空设备市场前景亦值得期待。如中国航空学会通用航空专家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通用飞机市场保有量总计将达1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