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4-01-02 工业品商城25
核心提示: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在《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第2期的文章中提出,我国未来五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将以水电为主导,风电为新生力量,太阳能为后备强有力产业,同时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具体来看,未来5年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初步设定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000万千瓦。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在《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第2期的文章中提出,我国未来五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将以水电为主导,风电为新生力量,太阳能为后备强有力产业,同时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具体来看,未来5年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初步设定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000万千瓦。然而,预计这两产业或有超过设定目标的可能。未来5年还需着力落实电网接入政策,加速电网配套设施的建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电网的需求。未来五年内,与电网发展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特别是解决大型风电基地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瓶颈问题是关键。

  周大地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第10期的观点表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类似于给花浇水,要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选择优秀并给予支持。有优质花的地方就多浇水,不理想的则少浇,市场竞争力较弱的行业应寻求方法改善。企业需要致力于科技创新,尤其在掌握核心技术上下更大工夫。虽然当前技术已经成熟,但也不能过度扩大产能,尤其考虑到当前的技术仍有许多提高空间。

  韩城在《资源与产业》2011年第13卷第1期发文表示,在低碳经济时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找到影响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规律,文章采用了1990-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价格、新能源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费量比重等数据,建立了一个回归方程,得出以下结论:1990-2008年,工业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未成为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新能源的发展主要受能源价格的影响,新能源尚未成为能源消费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未来国际能源市场供需风险的有效途径。分析新能源产品的成本可知,我国新能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较高的生产成本和落后的技术。因此,新能源发展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刁怀宏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22卷第3期发表文章,实证分析了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清洁发展机制(CDM)及其他新能源在内的沪深两市84家新能源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普遍较低,资本创造力有待提升。且许多公司并未充分发挥新能源上市公司资金引导作用,行业支持仍显不足。因此,政府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大经济激励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任东明于《中外能源》2011年第1期刊文指出,我国新能源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规模扩增,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亦层出不穷,如产业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弱;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力不强;产业体系薄弱,配套能力不强;行业管理松散,标准体系与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政策制度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到位。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对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重视程度不足,电网体制僵硬,缺乏灵活、合理的定价机制。此外,全国各大电网能否相互支撑、实现同步连接,已成为制约我国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电力的最大瓶颈。解决这些问题,须进行制度创新,包括改革立法体制、决策机制,引入激励机制及完善政策框架等。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