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是电力煤机装备的发展基石

   2024-01-03 工业品商城34
核心提示:国家正积极制定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提升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预期至2020年,智能装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30%。这无疑将有力地推动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 赵志明在论坛推广期表示,未来几年,石化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重心将着重于检测技术的数字

      国家正积极制定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提升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预期至2020年,智能装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将达到30%。这无疑将有力地推动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

      赵志明在论坛推广期表示,未来几年,石化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重心将着重于检测技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与经营管理一体化,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整体化。他强调,未来在石油装备方面,智能钻井系统、智能测井系统以及智能完井系统将处于培育边缘。至于石油化工方面,全厂集中智能生产控制系统(PCS)将逐步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根据相关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成31个千万吨级炼厂和30个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这些项目除了传统的专用设备和石化设备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智能化。尽管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炼化装置的智能化,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起步阶段。

     专家介绍,智能化就是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例如,一座炼厂几百台设备中任何一台设备的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都能及时通过传感器输送到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准确显示结果,同时还能自动调整,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赵志明表示,“十二五”期间在钻井设备领域将要实现连续管钻井的国产化突破,其中也涉及智能设备。连续管的制造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管子中添加智能化组件,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引导,从而高效地完成钻井任务。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将智能变电站定位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并要求精简,提升设备集成度。专家认为,电力领域,智能装备的迅速发展将首先为智能变电站建设带来效益。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计划,自2011年起,新设计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将采用智能变电站建设标准,使智能变电站成为新建变电站的主流,并实现爆发式增长。变电站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辅助系统、智能组件等二次设备。精简、提升设备集成度等要求,正是基于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出的。

     除了电力领域,煤机领域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智能化装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在煤炭综采设备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煤机企业的成套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均有所提升,成功研发了世界上最大的2500千瓦大型采煤机,以及完全自主设计和成套生产1400-2500千瓦交流电牵引采煤机,国产化率达80%以上。然而,液压支架的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尚未完全实现自主化,这主要源于国内智能装备制造的滞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