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信息技术推动电力行业效率提升

   2024-01-03 工业品商城51
核心提示:智能电网是基于集成的双向高速通信网络,运用先进传感技术、设备工艺及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智能化电网。其理念由IBM首次提出,着重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能电网列为新能源计划重点,意图改善美国电网陈旧现象,增强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内经济

     智能电网是基于集成的双向高速通信网络,运用先进传感技术、设备工艺及控制、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实现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保的智能化电网。其理念由IBM首次提出,着重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在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能电网列为新能源计划重点,意图改善美国电网陈旧现象,增强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同期,我国也首次制定智能电网的发展愿景,规划三阶段“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预计在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清科研究中心赵一颋指出,智能电网运行模式与传统电力行业相似,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五环节,唯一不同的是,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需依托信息化技术。业界普遍认为,智能电网具备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特质,物联网便是实现上述特质的关键技术。物联网应用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五环节的信息采集、智能处理及双向交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联网,提升输电能力、电力设备利用率,提高电网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提升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这些均对智能电网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针对发电环节,物联网应用可进行发电设备状态详查、状态预测与调控。例如,机组内外布置传感器网络,掌握运行状态,提供更及时有效的维护;异常数据监察与检测,预警可能发生的事故,预防并减少重大事故,提发电设备运行寿命,提升运行效率。

    同样地,于输电环节,利用传感器网络部署在输电线、基站或其他关键设备,以实现对整条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受损害目标识别,以及损伤区域定位等功能,进而提高对输电设备的全方位管控能力。此外,运用传感器检测电力工作现场人员、设备、环境等多方面信息,能够实现智能化互动,降低误操作风险及安全隐患,并提高场外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至于变电环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通过智能巡检及自动调节技术实现故障的即时处理和智能变电。例如,智能变电站便是此领域的典型物联网应用,通过智能开关和电子式互感器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共享、智能调度等功能,达到变电站的全自动化操作,既提升了故障处理速度,又降低了人力成本。 

     至于配电环节,物联网实时监控、智能配电等技术能实现更快的故障反应、更稳定的电力供应及可视化的现场管理。例如,通过传感设备对变压器各项指标进行监控,故障发生时通过监控终端准确地对故障发生区域进行定位,将故障区域与非故障区域配电网络隔离,并配合可视化的现场管理以实现故障修复,确保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最后,在用户用电环节,物联网应用的重要运用包括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与分析、错峰智能用电、远程抄表等,以提高用户用电体验。如智能电表,作为具有双向通信、双向计量和控制功能的新型电表,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