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工业领域,称重传感器的应用已极为广泛,由于其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坚固性、可靠性与稳定性,故被视为极为可靠的机电产品。然而,为了确保测试准确度,在使用过程中亦需注意诸多细节。本文将着重阐述称重传感器使用过程中的九大重点问题:
1. 为保护传感器免受杂物污染,建议在其四周安装防护板或使用薄金属保护罩。这些措施有助于防止可动部件运动受阻,从而影响测量精度。检查是否存在运动障碍可以通过在秤台加载或卸载至额定负荷的千分之一观察称重显示仪的反应进行判断。
2. 推荐使用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配件,例如球形轴承、关节轴承、定位紧固器等,以防止横向力作用于传感器。需特别指出的是,有些横向力并非机械安装所导致,例如热膨胀导致的、风力引起的以及容器类衡器上搅拌器振动引发的横向力。对于必须连接到秤体的附件(如容器秤的输料管道),应使其在与传感器加载主轴同方向上尽可能柔韧,以防其“吞噬”传感器真实负荷导致误差。
3. 应采用导线截面积约50mm2的铰合铜线作为传感器的电气旁路,以防传感器受到电焊电流或雷电的损害。使用时应避免强烈的热辐射,尤其是单侧的热辐射。
4. 在电气连接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传感器的信号电缆,不应与强电电源线或控制线并行布置,两者之间保持至少50CM的距离,并用金属管套住信号线。
5. 所有通往显示电路或从电路引出的导线,均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线的连接和接地点需合理。如果未通过机械框架接地,应在外部进行接地;如果互相连通的屏蔽线未接地,则为悬浮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有三个传感器是全并联接法,传感器本身为四线制,但在接线盒内转为六线制接法。用于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子线路,应尽量配备独立的供电变压器,避免与可能产生强烈干扰的设备(如可控硅、接触器等)以及产生大量热量的设备共享同一主电源。
6. 务必轻装轻卸小容量型由合金铝制成的弹性体传感器,冲击或跌落均会导致计量性能严重受损。对于大容量称重传感器,因其自身重,应利用适当的起吊设备(如手动葫芦、电动葫芦)进行搬运、安装。安装面需平整、清洁且无油渍胶膜。底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优于传感器本身。
7. 称重传感器固然具备一定的过载能力,但在安装过程中仍须避免传感器超载。短时间的超载亦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坏。如有必要,可先用同高度垫块替代传感器,最终更换为传感器。正常运行时,传感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螺钉固定传感器需保证紧固力矩并拥有足够的旋入螺纹深度,通常采用高强度螺杆。
8. 无论何时,电源线、控制线应绞合50转/米。若需延长传感器信号线,应用密封电缆接线盒。若直接对接(锡焊端头),需特别注意密封防潮,接好后测试绝缘电阻应达至标准(2000~5000M),必要时须重新标定传感器。若信号电缆长且需保证高精度,应考虑加装电缆补偿电路。
9. 水平调整涉及两方面。一是单个传感器安装底座的平面需用水平仪调整水平;二是多传感器安装基座需调整至同一水平面(用水准仪),尤其在传感器数量大于三的称重系统中更为重要。这样可以使各传感器承受的负荷基本均衡。负荷方向需与传感器额定方向一致,避免横向力、附加弯矩及扭矩力。
按照上述方法操作,称重传感器能实现更精准、便捷的测量,同时确保传感器不易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及减少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