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前演进史

   2024-01-08 工业品商城81
核心提示:若以“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生产线中的钢铁巨兽——机器人,可视之为拥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大脑,驱动系统的肌肉,从而驱动机械臂进行作业的人造生物体。初创的工业机器人更宜称之为自动化机器。通过简单指令输入,这类机器可实现简单操作,如左右移动等动作。对实际应用者而言,人形机器人可能不太炫酷,然而其高效性、生产

     若以“人”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生产线中的钢铁巨兽——机器人,可视之为拥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大脑,驱动系统的肌肉,从而驱动机械臂进行作业的人造生物体。

     初创的工业机器人更宜称之为自动化机器。通过简单指令输入,这类机器可实现简单操作,如左右移动等动作。

对实际应用者而言,人形机器人可能不太炫酷,然而其高效性、生产力和经济收益却是显著的。1959年,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和约瑟夫·英格伯格(Joseph Engelberger)制造出首台工业机器人,并建立了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他们认为这些能完成摇晃动作的机器人足以胜任诸如喷漆等简单工作,并且期待其能引领人类生产的革新。

     之后,机器人的发展主要沿着两条路线前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机械臂精细动作的改良。例如,传统剪板机的操作需要多名工人进行繁琐的重复作业:一两名工人在吊车的协助下从料架上取下板料,将之安置于剪板机工作台上,使用手动前挡料或后挡料设定剪切参数,推动板料至刀具下部进行剪切。若需剪切多个边缘,还需旋转板材。

     如今,一台手臂负重达1000公斤的机器人可从料架上抓取板料,并将其放置在剪板机的工作台上。机器人与外部伺服电机相连,电机接收到计算机指令。收到指令后,机器人即可精准地将需剪切部分推向剪板机刀具下方。信号同时指示机械手的张合及抓紧动作,以及应推送多少以确保尺寸符合要求的板料。若需剪切多个边缘,机器人会在一次剪切完成后立即将材料调转方向。

     得益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运营商üraneSteel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迈克·戈登表示,人工操作需约5分钟完成的工作,机器人仅需20秒即可实现。

     尽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在某些重复性高的工种中,引进工业机器人是颇具性价比的选择。如1个工业机器人每日可以连续工作24小时,可覆盖2-3个工人的工作量,且能显著缩短每件产品所需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与稳定性。上海北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振友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表示。

     在未来,工业机器人的角色不仅限于重复性高的工作,其能否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及具有真正工人素质,现今已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促进了这种趋势。这些工业机器人配备传感器,收集周围环境数据,利用算法分析处理,建立模型并实现具体应用。例如,安装有摄像头的机器人能高效完成颜色分拣工作。

     对此,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指出,机器人负重涵盖0.5到1.35吨,而能从同一平面挑选出不同颜色与形状的机器人,堪称目前最具技术含量的智能机器人。如今已有半数以上的客户预订此类智能机器人。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