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第三次变革浪潮。据估算,物联网的投资额是互联网的10倍,而产出价值可能比互联网大30倍,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
为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将物联网产业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将其视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重心,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订工作,加速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标准体系亦在逐步建立过程中。目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参与世界物联网各领域标准的制定。
至于我国,物联网总体上尚处起步阶段,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到产业布局以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此外,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各行业间协作困难较大、盈利模式经验较少等诸多问题。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新兴产业迅速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一个诱人的市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预计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2500亿元,至2015年有望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我国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新华社近期发布的《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曾指出,相比国外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更为注重“市场驱动型”,国内的发展则更多受惠于“政策驱动型”。目前,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已向物联网产业提供政策、资金、试点等方面的支持,多层次的政策投入已成为推动现阶段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涉及“重要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等部分均包含了物联网的相关内容。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引擎’”。2010年,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4月,财 政部出台《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同年6月修订了《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新增了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场地服务的贴息项。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透露,针对物联网的整体发展规划,发改委和工信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方案。预计至2020年前,中国将计划用3.86万亿元的资金投入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对物联网的重视不断增强,可以预期,未来相关扶持政策将会陆续出台。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加大了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列为产业发展重点,众多城市将物联网视为主导产业,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兴建或筹备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等地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