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自动化进程尚待进一步提升

   2024-01-19 工业品商城75
核心提示:据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其他先进国家如日本,我国当前的工业自动化水平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仅为日本的约四分之一,致使我们的制造业实力与对方仍存在较大差距。然而,随着我国装备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我们的工业自动化程度确实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尚未被充分挖掘。据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日本

      据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其他先进国家如日本,我国当前的工业自动化水平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仅为日本的约四分之一,致使我们的制造业实力与对方仍存在较大差距。然而,随着我国装备技术不断更新升级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我们的工业自动化程度确实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尚未被充分挖掘。据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日本安川机电公司介绍,其于2010年收获的迅猛飙升的海外订单的主要驱动力便来自中国市场对该产品的大量需求。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伺服系统主要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动机组成。该系统能够精准地控制运动部件的位移、速率及方向,从而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当前市场主流的伺服系统属于交流伺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直流伺服和步进伺服两种。在控制要求较高的场景下,通常会选择采用伺服系统进行控制,而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所则可用中低压变频设备替代。因此,伺服系统和中低压变频并非完全重叠,而是各有优劣,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就市场占有率而言,伺服系统多见于精密控制领域,如机床、包装、纺织等领域;而中低压变频在起重、石油天然气开采、化工等重工业行业中应用较为普遍。然而,随着全球产业逐步朝高端化发展,诸如纺纱等过去偏向使用中低压变频设备的领域如今已开始逐渐倾向于运用伺服系统。

      为了进一步提升纺织品和服装的附加价值,现今的纺织物结构正变得愈发纷繁复杂。在此背景下,过去只需通过低压变频器进行控制的“针线进给”环节已难满足当今的精度要求,故伺服装置应运而生,并成为达成精确控制的首选。例如,机械手中受伺服系统掌控的各个关节动作,即源于这种需求驱动。而这类制造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半导体生产等相关产线上。

     受益于以上因素推动,近年来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增长率稳定保持在约15%上方,特别是在2010年时总市场规模成功突破30亿元。参照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伺服系统的市场体量应当与其中低压变频市场相当。然而现阶段我国的中低压变频市场年产值超过150亿元,而伺服系统市场体量却仅有30亿元。由此可见,伺服系统市场蕴含着丰富的增长潜力,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