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为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时至2012年,中国再度获得此盛会的参与资格。6月28日,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德国进行访问之际,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德国经济科技部共同签署了关于中国成为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伙伴国的声明。紧接着,在7月14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进一步确定了中国成为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合作伙伴。这一角色主要涉及到组织企业参展、举办中德工商峰会以及文艺表演等活动。
近年来,随着迅速崛起的“中国制造”和成熟完善的“德国制造”成为了全球制造产业的焦点,这两大力量也成了两国存在于全球市场上竞争实力的关键。然而尽管如此,从制造业质量上考虑,“中国制造”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在2010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100强》名单中,我们看到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名列榜首,而紧接着排名第二位的则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他们的汽车制造商如梅赛德斯-奔驰、宝马、西门子以及大众等均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翘楚。令人深感忧虑的是,尽管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这份权威榜单却无一中国制造品牌入围。
投资于中部欧州土地的德国虽缺乏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但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尤其自二战结束后的60多年以来,凭借其严谨的态度和创新追求,成功塑造出了许多在全球市场上独树一帜的制造业品牌。德国制造的核心理念在于生产高实用性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因此,制造业成为了众多德国人倾力投入的领域,其中不乏专注于先进技术研究和产品制造的优秀企业。
举例来说,位于德国的菲尼克斯成立于1923年,是全球电气连接和电子接口领域,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市场领军者;倍加福创立于1945年,是全球自动化市场内领先的电子传感器及零部件供应商;而成立于1961年的威图则是全球箱体系统及解决方案领域的绝对领军者。这些在各个细分领域拥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德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
值得期待的是,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4月23日至27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在此次盛会上,希望“中国制造”能够谦虚向“德国制造”学习。从电气品牌的角度出发,更应认真研究如何生产像西门子那般具有高实用性和高技术含量的电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