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工厂自动化市场正处于变革之中,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调整策略,进入中低端市场。例如,民族品牌汇川和和利时成功崛起,国际巨头如西门子等也开始重视这一市场,推出适用的经济型产品谋求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PLC和伺服之外的低压变频器和人机界面等技术门类,众多品牌激烈争夺经济型市场份额。譬如今年12月9日,西门子公司在成都高调发布了专注中低端市场的Smart Line精彩系列触摸屏。随后,日本名企欧姆龙也于2011年8月推出以“高性能”为主打的NB10系列触摸屏,价格与国产人机界面相当。
预计未来经济型人机界面市场竞争会愈发激烈。据说,施耐德电气即将推出的“亮剑”人机界面将进一步强化其在OEM市场的地位。不过与欧姆龙的NB系列有所不同,“亮剑”产品并非纯粹的经济型,涵盖了中低至高端配置,用户可根据需求购买相应组件。
当前,国际品牌在经济型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给本土品牌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困难面前,中国企业亦在寻求突破。如汇川科技,从华为起家的它,已转型成集变频器生产及其他自动化设备研发为一体的多元经营者。他们针对电梯、塔机等特定客户群体推出了具备多种功能的“一体机”,并打造个性化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日渐成熟。未来品牌追逐战将转向内涵较量,企业竞争重心将转化为品质和品牌建设。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汇川科技这样的企业,在竞争中积累经验,提升实力,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应对国际品牌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