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是许多人眼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实际上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昆山市传感器产业基地的诸力主任助理介绍道,现有基地内有50多家企业,涵盖红外线、光电、霍尔、温度感应等多种类型。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气象观测、航空航天以及儿童玩具领域,年产值高达15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微电子研究所预测,今年中国传感器市场销量将突破905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内,国内传感器市场销售增长率预估将上升至每年31%。因此,整个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商机。
然而,传感器产业作为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部分,却受到诸如低附加值、人才短缺、行业分散凌乱等问题所困扰。对此,刘志麟表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才。目前国内尚未有高校开设专门的传感器专业,大部分人才需通过学习自动化或是机电一体化等学科进行转型。庆幸的是,已有部分企业意识到问题所在,正在着手改善人才引入和市场营销策略。
位于昆山市南粤敏通办公楼的阮驰博士,曾带领团队成功降低维萨拉压力损失传感器售价,这实际上是他愿意无偿奉献的努力成果。刘志麟为我们算过一笔经济账:过去,高价聘请顶级人才并不容易,企业承担的薪资压力很大;如今,与顶尖人才签订合作协议,最后按照贡献分享经济效益,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吸引人才,同时也减轻了公司经济压力。谈到这一转变时,刘志麟笑逐颜开。
另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应用及无线电传感识别的企业——昆山诺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注重发挥研发部门主动性。总经理申爱群表示,诺金研发人员会深入市场调查,了解最新动态,确保所开发产品更具实用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提升产品质量和销量。如他们采用在汽车空调上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掌握市场需求及专利产品设计取得市场认可,并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
此外,在诺金工厂园区内,记者还发现了两个二层小楼,分别为国内区和国外区,这里陈列丰富多样的各种传感器,每一件都配有详细的产地、用法及各项参数。据悉,这里是中国第一家专门展示和销售各类传感器产品的博览中心。申爱群还表示,目前已有大约100个品牌入驻此交易平台,几乎覆盖了所有常见传感器类型,国内厂商在此可以接触市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他们也建设了线上平台,目前诺金自有产品在网络销售中所占比例已接近20%,销售额超过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