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木向我们透露了一些关于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补贴的新进展。他提到,已开始正式实施对19项高端制造装备的9.5亿补贴计划,这个计划还会陆续覆盖更多的早早装设行业,比如大家熟悉的航空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在补贴政策上,针对智能制造装备,卫星制造装备以及应用等方向,国家对首台首套产品给予了较大力度的支持。根据补贴政策,国家会给产品销售价格的25%至30%,甚至最多达50%的补贴,并且不仅惠及项目开发单位,也会支持首次购买这类产品的相关部门。
除了现金补贴外,相关部门还会在金融层面提供帮助。如工信部将协助地方企业申请创新产品贷款,并给予优惠待遇,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如工商银行和中国移动银等,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装备制造业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受重点扶持的有: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及通用零件、智能专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此外,这个领域市场规模很大,因此智能制造装备被选为首批资金补贴项目之一。
根据中金研究报告预测,预计到了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产业销售额将增长到1万亿元,让国民经济重点产业所需高端智能装备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至50%;而到了2020年,预计该行业销售额可达2万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则能进一步提至70%。
随着9.5亿元现金资金的落实施行,业内及公众普遍认为这无疑是我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实际上,高端装备制造业是高端制造业的主体,是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因此大力推动其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我国在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高端产品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所不足,尤其是智能装备方面。来自《中国证券报》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大概在3000亿元左右,国内市场大部分份额依然掌握在外资厂商手中。在各种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与专用装备,中档数控机床与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国内厂商占据比例分别在10%、20%、20%和1%之间。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我国已经确立了到2020年,要使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全装备制造业销售额至少30%,国内市场满足度超过25%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