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传感器主要通过转换质量信号为电信号来实现可测量性的功能。尽管所有精密仪器均存在误差,但误差仅在于其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本文将介绍称重传感器在实际使用中的各类误差类型。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操作导致的误差问题。这种误差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温度差异引起的错误,或探针位置安装不当等。另外,空气净化过程、空管操作失误以及变送器放置不够准确,都可能引发反压或正压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真实读数。
其次提及的是设备本身的特性误差。这种误差体现在设备的实际输送功能特性与其公认特性之间的出入上,包括DC漂移值、倾斜偏差或非线性斜坡等问题。
接下来谈到的是动态误差问题。虽然大部分传感器经过静态校准,但实际上,大多数传感器的特性趋向稳定,并不能快速响应输入参数的改变。热敏电阻这种典型的例子,它需要数秒才能响应温度的突发变化。因此,如果使用这种带有延迟特性的称重传感器来应对温度快速变化的话,输出波形可能会受到动态误差影响,涉及到的因素包括响应时间、幅度失真以及相位失真等。
此外,还有接线误差问题。当一个传感器接入系统后,由于测量参数变动,可能产生同步性误差。在电子测量时容易出现此类偏差,其实在其它测量方式中也有相似问题。作为典型案例,伏特计在回路中测量电压时,实际测量值可能比电路阻抗大很多,甚至可能产生负载效应,此时读数便会产生较大误差。造成这类误差的原因通常是选用的传感器、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速度过慢以及系统中引入的热量过多。
最后一部分提到的则是环境误差。稳定的温度、震动、湿度、高度、化学物质挥发等等外界环境因素,无不在悄然地改变着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将这些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在此,我们衷心期盼中国的称重传感器行业能积极执行“品质竞争力战略”以及21世纪的“创新竞争力战略”,从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着手,全面提升称重传感器整体质量和声誉,早日融入并参与全球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