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嵌入式系统:走向“零伤亡”和“零排放”的终极目标

   2024-01-25 工业品商城23
核心提示:无论是人身还是物品,现今皆可融入各类新型机器人系统,从而增进智能程度。汽车行业作为此类变革的典范,如今已不再单纯是传统的钢铁机械装备,而是近似于电子智能设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变化有助于汽车稳步迈向“零伤亡”与“零排放”的理想境界。一些高端车型已配备“主动安全”机器人系统,犹如飞机般的驾驭体验使驾

     无论是人身还是物品,现今皆可融入各类新型机器人系统,从而增进智能程度。汽车行业作为此类变革的典范,如今已不再单纯是传统的钢铁机械装备,而是近似于电子智能设备。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变化有助于汽车稳步迈向“零伤亡”与“零排放”的理想境界。

     一些高端车型已配备“主动安全”机器人系统,犹如飞机般的驾驭体验使驾驶员得以放心“闭眼驾车”。自动巡航系统亦在美国和日本迅速推广,该系统装配有一套位于车头的雷达系统,不仅具备较之倒车雷达远甚的探测能力,而且在250米范围内均能有效“识物”。此外,车载摄像系统整合了4个或以上摄像头,能够自主辨认车身周围环境及道路标志,自动识别越过黄线等危险行为,保证行车安全。

     自动巡航系统以微控制器为核心、77GHz射频收发器辅助观察、数字信号处理器提供分析支持,再以模拟器件塑造具体执行力。摄像机系统则包含摄像头感知装置、联网通信能力以及微控制器的控制功能。尽管目前此类机器人价格稍显昂贵,需等待约两年时间方能在国内品牌汽车中得到普及,预计5年后方可逐渐推广至大众领域。然而,我们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机器人系统向汽车行业渗透的脚步之快。

     “至年底,预计飞思卡尔和博世打造的千元成本安全气囊将投放市场,进一步推动普及程度提升。” 飞思卡尔全球汽车市场总监StephanLehmann如是说。除此之外,包括电子稳定系统在内的其它新增装置,如防止急转变道引发侧滑、翻滚的设备,以及可随行驶方向转动的“车灯眼睛”,都正在进入我国中高档车型。

     实现“零排放”依然是嵌入式系统的追求目标之一。去年,吉利汽车工程师开始研发混动汽车,加入电动机的鼓励策略当车辆加速过大时,额外能量被转换为电能储存至电池;待电量不足时,能量将由电池释放,发动机始终保持稳态运行,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并降低排放。尽管目前仍处于过渡时期,未来预期发展趋势应是完全依靠电动机和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真正实现“零排放”。

     与人体在机器人护航下的生活方式相似,汽车中的各类嵌入式系统也亟需寻求平台解决方案,即集结处理器、传感器、射频收发器、无线网络、模拟器件乃至软件算法于一体,力求做到小型化、高效化与成本可控。然而,汽车机器人系统的特殊性在于,国际组织已经设定了ISO26262安全标准,其中规定了汽车各类机器人须满足不同的安全等级要求,比如在刹车方面的ABS系统要达到D级最高层次。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