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困局:产能过剩、利润下滑与技术短板

   2024-01-30 工业品商城37
核心提示:近日,上海电气公告决定与西门子公司组建两大合资企业,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风电需求。但风电企业第三季度财报却揭示,风电企业利润正在持续下滑,预示着尖端风电产业或已进入寒冬。据悉,我国风机制造四巨头华锐风电的财报指出,公司前三季度盈利为9.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8.51%。另外,四大龙头企业的产能已超2500万千

     近日,上海电气公告决定与西门子公司组建两大合资企业,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风电需求。但风电企业第三季度财报却揭示,风电企业利润正在持续下滑,预示着尖端风电产业或已进入寒冬。据悉,我国风机制造四巨头华锐风电的财报指出,公司前三季度盈利为9.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8.51%。另外,四大龙头企业的产能已超2500万千瓦,且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联合动力等企业总产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0余万千瓦。由此可见,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及产业洗牌威胁已然浮现。在这种困境下,似乎出现了"产能过剩"与"为解决中国增长的风电需求而联手外资"这一悖论。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此举主要出于两大目的。“一是,合资企业专注大型专用风电机型,避开行业过度竞争;二是,尽管风电装机年增量虽有所减缓,但仍具较大规模,因此期望通过整合双方优势,加大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监会的《风电安全监管报告(2011年)》揭示了风电产业的另一潜在问题——核心技术和管理劣势。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国风电建设规划欠缺协调,风电装备技术和质量水平欠佳,并网技术标准和检测工作滞后,以及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行和调度管理不足。”

     伴随着利润下滑、产能过剩、技术缺失等问题,曾经蓬勃发展的风电产业似乎步入困境。经历数年的翻倍增长后,今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开始转为平稳发展,预计今后几年的装机增幅将会逐渐减小。李胜茂对此进行了解析,他认为主要因以下两点:首先,风电资源的开发迎来转换期。目前大部分陆上风力丰沛地区均已有风电场建成,而海上及低风速风电场则由于技术限制尚处于开发初期;其次,过去风电产业过于追求规模而忽略可持续性,故当国内装机总量跃居全球首位之时,调整步伐,转而关注质量效益发展便成为必然。

      此外,中投顾问新能源领域研究员萧函也提到,为了完善风电行业规范化,政府加强了风电项目审批,制定更加严格的并网标准,以致于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技术瓶颈无疑成为影响因素之一。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