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教授分享道,我国机械工业正在经历从"电气时代"向"数控时代"的转变,全球范围内的机械工业都处于同一时期。这个转型过程相当艰巨且需要时间,西方先进国家已经走过了约60年的路程,预计还需数十年才能完成。
他提出,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中低端机械产品上实行数控技术,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全力突破高端数控机械产品,以应对经济、社会及国防需求日益增长的挑战。
对于我国的数控技术发展状况,周济教授表示,实际上已经到了技术成熟且质量可靠的阶段,全面推广时机已然成熟。他强调,数控技术的落后是制约我国机械产品创新及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数控产业已基本形成,国产经济型数控系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档数控系统产业规模明显,而高端数控系统亦掌握核心技术。
值得强调的是,人才队伍建设与应用示范工作同样获得显著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成功培养出具备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产品领域知识等综合素养的人才,成为数控机械产品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
早在2011年,18位院士向党中央提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建议后,迅速得到高度重视。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并作出了细致布置,如今已正式启动《“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这一项目不仅着眼于应用数控技术,更是机械产品的重大创新;既源于推动机械工业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又得益于成熟数控技术的鼎力支持。实践协同创新技术路线,集中在全行业推动有组织的创新,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繁荣发展。
本项工程的宏伟目标是在5至8年内,实现各行各业机械产品的全面升级换代,使我们的机械产品整体达到"数控一代"水平,全力助推我国机械工业从"大"向"强"的跨越式发展。
周济教授建议,为实现国家与各行业、各地区、各企业数控化机械产品创新升级的总体规划与推广计划,应着力强化相关行业数控机械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国务院相关部门如科技部、工信部等将强势领导,健全领导架构,推进顶层设计,保障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宏观管控。
同时,全方位建立起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号召各行业、各地方具有技术优势的生产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用户企业共襄盛举,组建数控机械产品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