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职场人士的我们可能羡慕那些坐在家中即可控制家电运行的便捷生活,但是如今,这不再仅仅是梦想,而是正发生在现实之中,位于中国天津中新生态城的418户家庭已经享受到了这种便利。
该居住区内所有住户的阳台上都装有太阳能光伏板,其中超过20%的电能来源都是清洁能源——太阳能。此外,此地还是国内第一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区域,它将电力光纤与信息技术融为一体,让业主们将家居变成智能化空间。
智能电网的威力不仅仅局限于远程操控家电、烹饪食物等基础功能,它的智慧还包括利用综合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家中各类电器的用电情况和耗电比率,进而协助业主们优化用电行为,降低费用。除此之外,智能电网更是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为其提供充足的绿色充电服务,该小区已设置了三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据我国国网科技部智能处长林弘宇透露,预计到年底,全国将会有25个智能小区或楼宇实现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智能电网将使大众生活变得更为低碳可持续。智能电网涉及电力生产、传输、分配、使用、调控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在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以及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截止当前,已经成功建成陕西、延安、江苏等地的8个智能变电站,充分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中的全球领导地位。在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研制与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方面亦成效卓著,成为全球首个形成完整系列技术标准的国家,申请的知识产权达到了惊人的126项,技术实力无人能敌。
最 后,值得一提的是,12月9日,世界首条成功投入商用运营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也传来了利好消息,这一工程作为我国“十二五”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开山之作,当日成功在满负荷实验阶段输电500万千瓦电力,打破世界纪录,再次印证了特高压交流线的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优势和优越性的经济效益。
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国家“十一五”科研项目之一,处世界能源技术的前沿位置。根据国际通用标准,特定的高压(UHV)意味着1000千伏级别的电压。而在我国,特高压电网包括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电压层次。
据国家电网科技部副主任沈江解释,我国能源与生产资料的分布存在逆行分布,交通形势长时间紧张。而特高压输电因其远距离、大载量、低损耗、高效能等优点得以应用。利用特高压电网建设坚固智能电网,有利于推动大型煤矿发电、大规模水力发电、大型核电以及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整合开发和应用。另外,特高压电网亦增强了电网应对突发事件和严重故障的抵御力,进而提升电力系统运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有力智能电网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特高压在“十一五”时期通过多项重大创新工程建设,如晋东南至南阳至荆门特高压交流实验示范工程以及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等,成功研制出特高压核心技术,建立起全套设备制造能力,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0%,同时订立了完善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使特高压交流电压正式列入国际标准。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国际电工委员会特别设立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我国国家电网公司。
2009年,时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参观中国国家电网,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对特高压工程的沙盘模型不舍离去。起初计划只有5分钟的讲解延至15分钟。朱棣文盛赞我国特高压项目的表现可圈可点,技术水平达到了卓越水准。由于美国风电主要分布在北部,太阳能则偏重于东南部,同样面临远距离、大载量输送问题,因此急需这类特高压技术。"中国为全球树立了典范,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应借鉴学习。我们对此也有相关研究,期待与中国国家电网展开更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