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2024-02-02 工业品商城36
核心提示:现今的超高压输电技术无法满足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长,因此近年频发电荒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便是电能传输缺乏科学性。为解决西部丰富产能向东部供电负荷区的高效输送问题,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关键手段。特高压电网泛指1000千伏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网,具备长距、高载、低耗及节约用地等优点。以运输同等功率为例,特高压

     现今的超高压输电技术无法满足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长,因此近年频发电荒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便是电能传输缺乏科学性。为解决西部丰富产能向东部供电负荷区的高效输送问题,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关键手段。特高压电网泛指1000千伏交流和正负800千伏直流输电网,具备长距、高载、低耗及节约用地等优点。以运输同等功率为例,特高压交流线路可将最远送电距离增至三倍,损耗仅为500千伏线路的25%至40%。同时,采取1000千伏线路输电相较于500千伏的输电方式,能节省60%的土地资源。

     尽管特高压技术在电力输送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然而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却未积极推广该技术,反观中国,却在大力推动特高压建设。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具备两个发展特高压的必备条件——充足的预留线路规划空间及庞大的电力需求。日本由于国土狭小,无足够土地利用;俄国则因电力需求尚未达到特高压运力水平;美国虽然兼具上述两个条件,然而各州环境保护标准各异,若电厂设于某州,再送往另一州,环保责任归属和标准难以确定,导致特高压发展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对于特高压电网仍存较大争议,特高压仍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其实,美国、俄国、日本、意大利虽设有少数电压为1000千伏的交流线路,无奈大多只能降级运行。我们应对这些国家为何选择降级运营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他们此举的深层次原因。鉴于各国曾经建成特高压线缆后又实施降级运用的历史背景,我们需详细解读其背后的经济学、政冶学影响,乃至环境保护或其他合约层面因素。综合各方考虑,相较已部署特高压的国家,中国在构建特高压领域具备更大可能性和潜力,而值得欣喜的是,我国已然成为特高压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