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着眼于特高压电网及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完善,预计到2015年实现电网智能化水平达至国际领先。对此,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建华表示认同,他强调电力产业的强大离不开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在此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国两大电力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拥有高校之一,每年都会举办专题研讨会,致力于推动电力智能化装备的研发与利用。
在最近召开的“智能电网与先进电力设备学术交流会上”,我国电力系统权威专家如王建华等人深入探讨了未来智能电网的研究导向、方法途径及其应用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孝信指出,全面智能化的电网需要首先解决大量清洁能源纳入的挑战;对此,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电网智能调度或许能够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接入。
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在于输电,还应注重节能,特别是促使电力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建立实时互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锡凡提出,双向互通的电力供需对接不仅有助于电力资源更加高效地分配,还有助于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例如,位于浙江嘉兴的电力公司通过向市民提供分时段的用电清单,赋予削峰填谷的用电建议,结果表明这一举措每年可节省全市电力消费5000余万元。由此可见,若智能电网能智能提醒或配合家电实现节能,将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