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市场十年演变历程:由封闭走向全球化

   2024-02-18 工业品商城34
核心提示: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世人惊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段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巧妙把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有利时势,成功完成弯道超越的序幕。中国已然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世界制造业基地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重新站在了世界经济舞台的前沿,成为了影响全球的最大生产国。身为“世界工厂”的中

     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世人惊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段十年,正是中国经济巧妙把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有利时势,成功完成弯道超越的序幕。中国已然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世界制造业基地以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重新站在了世界经济舞台的前沿,成为了影响全球的最大生产国。

     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市场亦已成为自动化产品与技术在过去十年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市场。从全球视角看,行业“总规模”持续大幅度攀升,并且带动了“增量”的同步增长。

     根据Miconex公司对中国最大测量仪器仪表及自动化展的统计报告显示,2000年我国自动化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规模为2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7亿元。然而,到了2010年,据相关统计,中国的自动化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的数据也表明,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起,中国仪控行业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25%以上,尽管2008年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率略有下滑,但仍达到18.7%。

整个行业的“总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这离不开守在此地本土的外商企业,也包括中国本土的企业逐渐成长壮大的因素。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开放政策直接使中国自动化市场逐步转变为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中国自动化行业从一个全封闭、完全不相容的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程度极高,且与世界市场融合极其紧密的行业。正是这个原因,世界各地的小型和大型公司,无论是专注于某个具体产品的企业,还是产品,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展开了自由充分的竞争。

     外商企业大量涌入。在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新型外资企业进军中国,他们深谙“若现在有人还未涉足中国市场,也就还未真正参与到全球化的舞台中来。”同时,许多已在中国站稳脚跟多年的外资企业,也开始步入丰收期。许多在中国投资多年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获得了收入和利润的双丰收,中国市场在这些企业的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转向全面本地化,包括生产制造、研发、采购和物流等环节。

     本土企业逐渐走向成熟。过去十年无疑是中国本土自动化企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他们摒弃模仿照搬,推崇创新突破,从低端领域走向高端市场,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民族品牌,例如和利时、浙江中控、南瑞等。这些民族品牌在与国外名牌的角逐中,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领军企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投入国际资本市场,并进行跨国收购。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过去的十年——正是由于市场的开放性,他们才得以获得与其他国家开放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自动化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持续演变,由原先的国外品牌独领风骚,转变为如今国内外品牌共分秋色。国内企业经过砥砺前行,已然积累了丰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力,并且身处经营灵活度高、享有政府支持的环境之中。向中高端领域发起的冲锋,已然不再是空谈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相较之下,国外制造商同样在向中低端市场拓展边界,并购如火如荼,本土化产品的推出更是百花齐放。诸如此类的现象,无疑预示着市场竞争已经全面转向了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等多维度的角逐。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