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近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住房面积接近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总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然而,每年新建的房屋中,能够真正被称为“节能建筑”的寥寥无几,高昂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康艳兵表示,“建筑节能的关键在于标准。”
我国的能耗标准长期滞后,节能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业内人士,对建筑节能的理解普遍停留在理论层面。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秘书长张雪舟认为,现行节能标准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住宅能耗制定。而这个标准已经远远低于时代需求。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节能规范,开发商也在依规行事,但实际取得的节能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在城镇新增建筑中,有许多只在设计环节符合节能强制标准,施工阶段却无法完整执行,以供暖为例,2009年北方采暖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未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占据了1.76亿平方米,使得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欠账累累。
近年来,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国际建筑业的主导趋势,包括我国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也已经开始寻求突破。从北京奥运村到上海世博会场馆,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综合运用树立了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的典范。
2009年,力诺瑞特向第十一届全运会捐赠了总价值400余万元的太阳能光热、光电设备。在济南奥体中心游泳馆和网球半决赛馆的屋顶,分别安装了力诺瑞特的504平方米和141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提供运动员洗浴热水。同时,太阳能光电技术也融入了济南奥体中心的景观设计中,路灯、景观照明等均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仅环保、安全、节省电力资源,还大幅降低了场馆维护费用及使用成本。
作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力诺瑞特针对不同建筑,创新推出了平顶、阳台、斜屋脊、外立面等多种太阳能组合产品,并针对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低密度住宅与公共建筑制定了17种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产品的标准化、模数化,推动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建筑认证体系,使其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
“在我国每年接近20亿平方米的新建房屋面积中,新建建筑的节能显得尤为重要,最好是在建筑设计、建设的初始阶段就把节能方案和产品纳入考虑。”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指出,自1978年至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至47.5%,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成为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机遇。
据专家预测,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至2020年,我国将累计增加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倘若这些新建建筑均符合节能标准,则每年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赫然相当于每年节约电力建设投资约1万亿元。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建筑节能的问题,例如太阳能“强装令”等强制性政策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此外,财政方面的支持政策也在筹划中。据了解,国家正在研究对绿色建筑实施星级补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表示,一旦实行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这些建筑将享有地方政府优惠及中央财政补贴,未来若征收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考虑免征。
仇保兴透露,国家正计划对绿色建筑实施专项补贴,例如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米补贴75元;对于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被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至2000万元。“生态城的关键标志是100%的建筑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中国近几年将建设50个生态城市,远期更多,它们作为绿色建筑的孵化器和基地将发挥显著的区域示范效应,质量和数量双重保证绿色建筑的全速发展。”仇保兴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