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近期在“2011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年会”上声明,明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全面公布的一年,与此相关的配套政策将会同步出台。除此之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拟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已经基本完成,该目录共分为七大类、超过百种子类、四百余个小类以及24个重点方向。
据周子学透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导制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制定了13项细分领域规划,包括物联网、集成电路、光伏、航空航天、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目前这些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8%;而至2020年,这个比例应提升至15%。周子学说,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关键在于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范畴,这也是制定分类目录的主要原因之一。分类目录将解决新老企业划定的问题,并为培育和扶持相关产业提供标准。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清单,将分类目录中的行业转化为大型工程、大型项目以进行实施。未来,列入分类目录的行业和项目将享受金融、财政等领域的政策优惠。另外,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其他几个部委联合发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已到位数十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在年会上透露,“十二五”期间,原材料行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优化产品结构,加速培育新兴材料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比例。石化行业将发展化工新材料,有色行业将发展轻质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建材行业将发展安全环保节能降噪防渗漏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目标是,截至2015年底,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应达到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