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物联网产业的部分领域正处于重大技术突破的孕育期和产业发展的初期,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美、欧、日、韩和我我国。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首先,以需求驱动,总体规划,目标明确。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国家纷纷出台发展物联网的战略计划。一方面,在社会效益显著的领域优先布局,逐步向民生消费领域拓展。目前,各国政府主要在医疗保健、电子政务、电源网络、教育、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领域实施物联网计划。例如,近年来,美国政府以刺激经济为目标,重点支持宽域网络、智能电网以及卫生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欧盟则从推动绿色经济的视角出发,优先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建筑,于2009年发布的《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再次提出了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日本则从打造"使国民安心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的目标出发,将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监测、政府治理等公共领域的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韩国则从寻求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产业的角度出发,在食品和药品管理、交通和物流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测、工业自动化等方面树立应用范例;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更是提出了发展智能通信、家庭应用和娱乐等领域,以推动物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物联网应用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行业问题。最后,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大部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顺理成章的,一旦信息技术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便会催生出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需求。比如物流行业最初采用物联网技术是出于对食品安全监控的需求;发展云计算平台则是由一些掌握信息资源的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剩余的计算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兴起的。
其次,秉承成本效益原则,提升社会整体效益。有些规模庞大的物联网应用项目投资巨大,唯有当其整体效益高于提供者和使用者所负担的成本之时,投资才具有实际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物联网产业研究,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大力支持我国物联网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持续扩大技术与市场合作领域。
最后,应用导向,技术与标准并重。目前,全球物联网产业的核心技术尚未完善,标准体系正处在建设阶段。制定与物联网相关的标准不仅有助于规范市场、指引产业发展,对于各国把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发达国家在发展物联网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依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定标准上着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