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信息化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产品,以提升产品中的信息科技含量的过程。推动产品信息化的目的在于强化产品的性能与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助力产品更新迭代。目前,汽车、家电、工程机械、船舶等行业运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在汽车行业,物联网汽车、车联网、智慧汽车等新兴概念正在涌现,为汽车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2010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全网车(The Fully Networked Car,FNC)的理念,旨在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人性化程度。通用汽车发布了电动联网概念车EN-V,通过集成GPS导航技术、Car-2-Car通信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知技术,实现了自动驾驶。车主可借助物联网实现远距离控制。以夏季为例,车主可在进入停车场前通过手机提前启动汽车空调。在车辆静止时,车载监控设备可以实时记录车辆周围的情况,若发现盗窃行为,系统便会自动发送短信或拨打手机向车主报警。汽车芯片感应防盗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车主,在车主靠近或远离车辆时自动开启或关闭车锁。售后服务提供商能够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对故障进行远程诊断。Car-2-Car通信技术可以使车辆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规避对撞或追尾事故。
在家电行业,物联网家电的概念崭露头角,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推动智能家电的发展。美的集团于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了物联网家电解决方案。海尔集团推出了物联网冰箱和物联网洗衣机,小天鹅物联网滚筒洗衣机已踏足美国市场。小天鹅物联网滚筒洗衣机专为适应美国新型智能电网而设计,能识别智能电网运行状态及分时电价等信息,自动调整洗衣机的运行状态以节省能源。
在工程机械行业,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企业已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产品中。通过实时监测工程机械运行参数及智能分析平台,客服中心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纠正客户的不规范操作,提示进行必要的养护,预防故障的发生。客服中心工程师可通过安装在工程机械上的智能终端搜集油温、转速、油压、起重臂幅、伸缩控制阀状态、油缸伸缩状态、回转泵状态等信息,对客户设备进行远程诊断,远程指导客户排除故障。
物联网科技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线过程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与产品监控管理以及物料消耗监测等环节,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智能化水平。在钢铁行业,利用物联网科技,企业得以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而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在家电业界,海尔集团在数字生产线中运用了RFID技术,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每年为公司节省了1200万元的成本。
在供应链管理层面,物联网科技主要被应用于运输、仓储等物流管理领域。通过将物联网科技引入车辆监控、立体仓库等环节,就有望显著提升工业物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海尔集团则通过实施RFID优化了库存管理水平和货物周转效率,减少了配送失误或延迟现象,进而使得每年度的经济损失减少了900万元。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的RFID应用项目实施三年以来,成品处理效率得到了50%的提升,出错率降低了5%,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了2700万元。
在纺织、食品饮料、化工等流程型行业,物联网科技已经在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管理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位于江苏无锡的一棉公司开发了一套网络在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产量、质量、机械状态等九大类共168个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与企业ERP系统的集成,实现了管控一体化和质量可视化,这一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层次。同时,借助此种科技手段,将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异常情况,从而引导维修人员精准定位问题并及时处理。
在山东泓坤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使用一款物联网应用系统来监控温湿度,该系统由前端设备、控制设备和管理后台构成。前端设备主要是各类温湿度传感器,它们负责实时采集车间环境数据并上传至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则负责把各传感器数据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管理后台,同时用LED显示屏实时展示温湿度数据。当环境数据超出预定阈值时,管理后台将会通过短信提醒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必要措施。得益于该系统的应用,布机的作业效率从原先的70%左右提升到了现今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