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国内市场困境,推动可再生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4-02-21 工业品商城24
核心提示:在技术创新领域,现在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团队,研发主导权均在企业。虽然企业应当是创新的主体,可惜企业的研发能力尚无法取代国家层面的战略性研究及基础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当前国内在某些核心技术及装备、前瞻性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民间有许多中小企业活跃在创新活动中,然而却不知

     在技术创新领域,现在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团队,研发主导权均在企业。虽然企业应当是创新的主体,可惜企业的研发能力尚无法取代国家层面的战略性研究及基础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当前国内在某些核心技术及装备、前瞻性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实际上,民间有许多中小企业活跃在创新活动中,然而却不知如何申报,获取政府支持。对于民间群策群力的创新活力,我们亟需将其整合凝聚。

      发展可再生能源,亟需以前期资源评估为依托的科学规划。气象部门曾数度倡议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太阳能资源普查,然而至今未能得以实现;风能资源状况虽已进行一定的调研,但成果仍然粗略;关于何地设置风电场最为适宜,以及土地资源的相关利用都缺乏具体规划;太阳能在城市中的应用,以及屋顶的太阳能利用,同样缺乏合理规划。当前光伏产业的国内市场尚未起步,在美国则遭到“双反”的打击,这无疑反映出政策措施存在失误。我国产量颇丰,几乎全部作为出口,这给予他人倾销商品的印象。

      启动国内市场,我们需要迅速消除分布式发电的瓶颈,围绕该瓶颈加快各类示范工程的建设,如屋顶光伏电站或社区、农村的小型光伏系统。目前,国家发改委计划打造100个新能源之城,另有约三百个绿色能源县。这一目标并非空谈,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展示出来,按地区、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实行建设,以示范为基础逐渐规范,形成工程和管理规范,然后逐步面向更大范围推广。这些工作对于国内市场的启动至关重要。

      2011年10月,电监会新任主席吴新雄在无锡曾表示,电监会将从国家战略出发,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加强监管工作。尽管困难重重,阻力难以预估,但这无疑是一种坚定的声音,至少传达出了他们的决心。第三方监管部门必须强化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各环节的监督与检查,这点不容忽视。此外,并网问题不应仅由电网方面自行制定标准,而应是可再生能源行业与传统能源行业互相协调、相互补充。

      解决国内市场问题,我们只能更加坚定地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相关政策规定推进实施,同时保障适当的执行期限;针对行业特点,我们需要制定更为明确、具体的政策,确定补贴金额以及最佳补贴方式;我们应倾听行业内各界的声音。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