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电偶温度测量误差值的深度剖析

   2024-02-21 工业品商城35
核心提示:一、 测量仪器的误差温度读数由温度控制器、记录器、电压表(mv)等呈现。然而这些测量仪器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差。举例来说,分压式电压表的误差量为0.001%向上加0.01Μv左右。数字式温度控制器的误差量至少为0.25%乘全程范围加上末位数字的误差度。二、 热电偶线的误差由于各国标准规范的不同,热电偶线材料的误差也各异。

一、 测量仪器的误差

     温度读数由温度控制器、记录器、电压表(mv)等呈现。然而这些测量仪器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差。举例来说,分压式电压表的误差量为0.001%向上加0.01Μv左右。数字式温度控制器的误差量至少为0.25%乘全程范围加上末位数字的误差度。

二、 热电偶线的误差

     由于各国标准规范的不同,热电偶线材料的误差也各异。例如,美国ANSI TYPE K普通级的误差为±2.2℃或0.75%,精密级则为±1.1℃或0.4%;日本JIS TYPE K普通级的误差亦为±2.5℃或0.75%,精密级为±1.5℃或0.4%。

三、 基准接点的误差

     基准接点(冷接点)在校准作业中遇冰水槽可能产生0.05℃至1℃的误差。但是,当热电偶线在现场运行并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线的热电效应对等,且两接点处于相同温度时,此类误差并不会影响整个回路电动势的大小。

四、 补偿导线的误差

     补偿导线的校准可信度相对较低,大约为热电偶线的两倍。不过,尽管线材不同,该误差与热电偶线大致相当。然而,使用补偿导线时需始终保持适当的低温环境,否则将引发较大的误差。

五、 热传导导致的误差(俗称为热短路)

     当热电偶一端位于热流板内,另一端置于热流板之外,若热电偶插入长度过短,那么热流板内的热量就会通过保护管和热电偶线传递到热流板外,同时热流板外的温度又会进入热流板,引发热对流现象从而导致测量误差。一般情况下,这一误差依据保护管的热传导系数来确定,约为保护管直径的10~20倍。

六、 绝缘不良导致的误差(俗称电短路)

     当热电偶处于高温环境下时,电阻率会下降,进而导致两根线之间的短路。这一误差有时可达到测量温度的1%~10%以上,具体数值取决于短路位置。

七、 磁力效应导致的误差

     热电偶线或补偿导线受到磁场干扰时,金属材料中的电子运动将会受到影响,进而改变金属材料的电动势。

诱导磁场:变压器、马达所产生的磁场,导线需利用铜网和铁网进行遮蔽。

电流性磁场:电气电缆中的电流形成的磁场,导线需使用铜铂遮蔽。

八、 摩擦导致的误差

     高速流体(气体或液体)与热电偶摩擦产生的热量会导致测量误差。

九、 热辐射导致的误差

     当热电偶过于接近热源时,由于热辐射,测量温度可能高于实际温度。

十、 自生热导致的误差

     热量公式为功率:电流的平方×电阻。在热电偶的闭路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流的产生会导致传感器(如热电偶线或白金测温体)本身产生热量,从而产生测量误差。这一效应在电阻式温度计中表现更为明显。因此,选购时应优先选择低电流设备,以提高测量精度。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