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实现减排目标制定“十二五”规划

   2024-02-22 工业品商城36
核心提示:解读“十二五”规划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编制的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诠释道,在过去,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郑重承诺,在2005年至2020年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原水平下降40%至45%,并将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至15%。中央政府更是明确指示,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控制

      解读“十二五”规划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编制的背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宣晓伟诠释道,在过去,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郑重承诺,在2005年至2020年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原水平下降40%至45%,并将非化石能源比例提升至15%。中央政府更是明确指示,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目标视为各级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文本中首次引入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非化石能源比重”这两大崭新的指标,与“十一五”规划相比,这无疑是一项重大改进。

  “十二五”规划文本明确指出,未来5年里,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将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降低17%”等。

  名古屋大学教授,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薛进军表明,这些目标的达成,将大幅降低中国的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削减40%至45%的国际承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同样认同,若以“十二五”规划所建议的7%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估算,至2020年,中国将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这无疑是一项非凡的成就。

  然而,对于目标的顺利达成,业内专家却感到深深的“压力”。宣晓伟坦诚,为了达成“十二五”规划文本中所设定的三项节能约束性指标,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核电目前面临发展瓶颈、可再生能源比例基础较低的情况下,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并非易事。其中,工业部门尤其是重点耗能企业能耗强度的持续下降,将成为实现全国能耗强度目标的关键环节,但考虑到未来5年仍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的重要阶段,要维持各部门能耗强度明显下降的态势,其难度亦将大幅增加。

  根据《报告》所展示的未来5年、15年中国能源发展蓝图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了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了1.2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朱跃中预估:“十二五”规划将未来5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设定为年均增长7%,但从客观现实发展趋势来看,未来10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很可能达到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突破71万亿元。

  假设按照“十一五”期末单位GDP能耗强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攀升至71亿吨标准煤,无论从能源供应能力、维护区域环境质量,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多方面考虑,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专家同时指出,若中国能在未来10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降低30%的话,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至51亿吨标准煤,如此一来,将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这无疑是国人所期盼的美好结果。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