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

   2024-02-22 工业品商城34
核心提示: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优先扩大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并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需求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行业观察人士预测,预计在“十二五”时期内,研发重心将会转向基层对于低端医械的需求,而基础设备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一些主力医械生产企业也明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优先扩大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并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需求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

     行业观察人士预测,预计在“十二五”时期内,研发重心将会转向基层对于低端医械的需求,而基础设备的创新将成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一些主力医械生产企业也明确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一定要在各类高端产品方面有所突破,借此打破大型三甲医院过于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

     张兆丰认为,若民族医疗企业在高端、高利用率产品上无法获取收益,产业发展便无希望可言。必须形成以高端产品引领低端产品,进而辐射至基层产品 的发展模式。倘若高端产品缺乏竞争力,那么低端产品便更无反击之力了。

     然而,核心部件技术的掌握,乃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一大难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国内企业虽能快速仿制国际企业的产品,然而对于核心部件的仿制却无法完成,特别是那些占据整机成本较高比例的核心部件,全都依赖于海外进口。

     现阶段,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链优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据张兆丰介绍,真正的产学研结合应该是由企业作为投入的主体,大学研究的相关技术应与企业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同时相关的核心部件厂商也该能与整机厂商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系。

     “然而,目前在中国,‘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尚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张兆丰表示,在推动过程中,他愈发感受到这一结合的困难。要克服这一障碍,首先需要组建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联盟,这旨在构建高效的公共研发支持平台和战略研究平台,同时期望这些平台能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紧密联合和互动创造优良的环境。

     设立技术创新战略平台,到底能为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何种裨益呢?身为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的姜峰告诫我们,联盟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聚拢业内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共同努力,攻克业内共通零配件和技术以及重大产品国产化的难题。

     “目前,我们已与科技部联合,对包括中高端影像技术在内的数十个项目课题提供了近10亿元的科研资助。”姜峰向我们详细解释道。

      同时,联盟还为有关部门对企业的支持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如协助科技部、卫生部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等,为企业的研发过程及创新产品的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步入医疗器械领域,与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相契合,实现创新与资本的真正对接。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