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的节能目标以及各项具体工作规划的制定,无疑为节能服务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资金紧缺问题牵制住了实力本就相对较弱的中小节能服务企业,使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产业普查结果显示,融资困难仍然是困扰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了解,超七成的中小企业均认为,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融资困难。受资金制约影响,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宁愿放弃大型订单,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不得不选择关门歇业。
专家指出,实际上,市场并不是缺乏资金。在政策的引导下,有大量资本燃起热情,但却感到迷茫。能够提供资金的企业不知如何投入,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也不知从何寻求帮助,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公平合理、透明公正的平台。
为了解决融资难题,除了借助投融资服务平台,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能仅仅将眼光局限于银行贷款,应当充分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如融资租赁、信用担保等,同时也要善用各类型的资金,如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国际援助资金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在此次高峰论坛上表示:“我们主张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建立适应合同能源管理特性的信贷审批机制,并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担服务。”
总的来说,解决融资难题需要建立一套包含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担保体系以及政府引导在内的完备有效的融资体系,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多元化地应对融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节能服务公司目前整体实力较弱,多数公司规模较小,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融资能力尚待提高,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和设备,以及有效的合同能源管理经验。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属于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眼下市场上真正能够协助用能企业开展从节能诊断到节能项目设计、施工、融资、运行和维护,尤其是结合工业生产工艺特点进行“一站式”节能技术服务的公司,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均无法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
除此之外,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节能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节能服务公司主要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提供“点对点”式的节能服务。然而,大型节能工程往往涉及系统集成,落实节能工程需要引入多项技术及多家供应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节能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