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重蹈覆辙,即将出台的2012年大气污染治理规划显然趋于稳健审慎。国家发改委日前初步设定的2012年基本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氨氮排放量降低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将于2012年实施以绿色发展为主导的“八项举措”,其中明确指出将着手实施工业重点工程,加大对节能改造工程、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及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
专家深入剖析后指出,“八项措施”昭示着“十二五”将再度加强对重点节能工程的资助及监控,针对“耗能大户”的建筑节能服务作为国家未来10年内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将面临空前绝后的巨大发展契机。中信证券的预计也显示,2011-2013年间建筑节能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元至5600亿元,随着减排任务的贯彻落实,建筑能耗升级改造的比例将持续攀升。
据了解,作为建筑业大国,中国同时是一个耗能大国,建筑能耗总量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超过27%,逐步接近三成。在现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有99%均属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似的发达国家的2~3倍。鉴于我国建筑能耗增长速度远超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推广建筑节能无疑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成功实现的重中之重。
现阶段,建筑节能手段五花八门,如对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新型节能系统的使用率等,国家也在资金等方面对节能降耗工程给予了多重支持。其中,冷却塔的应用近年来广受瞩目。
实际上,建筑节能,既是政策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亦是企业利润导向之结果:随着电费、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的上涨压力持续加大,加之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企业迫切需要从根源上减少无谓的浪费支出,而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无疑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由“十一五”期末的782家增至2500家,其中大型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5亿元以上)50家,大型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年产值2亿元以上)100家,节能服务产业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节能服务公司的蓬勃发展将为“十二五”的减排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