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安防解决方案必须立足于灵活、开放及标准化的基石之上,确保各类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及网络视频解决方案能够轻松地与其安防子系统实现深度整合。上海延华智能设计主管周云表示:“若整个安防系统采用相同品牌构建,则可有效避免系统间联动和兼容性问题的产生,各品牌混乱则可能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平台依据各类安防子系统提供的协议实现联动。周云举例说明,视频监控、门禁、入侵报警等功能的联动,若都选用同一品牌,便可实现系统间的无缝对接,系统联动调试周期短且稳定可靠。反之,若品牌各异,则需借助第三方软件平台实现三个安防系统间的联动,由于各品牌的接口协议不同,这无疑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复杂程度,相应地,系统联动调试周期将延长。
楼宇集成商需具备卓越的研发能力,熟谙楼宇安防子系统及需与之相衔接的楼宇各子系统的诸多产品,以此来避免在二次集成过程中遭遇较大困难。作为楼宇集成商,除了能够提供楼宇安防项目解决方案外,还应拥有优秀的专业团队负责这些解决方案在具体项目中的有效实施。
“我司遵循咨询、设计、实施、研发、产品、运维‘六位一体’的战略方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研发团队在平时会针对市场上各厂商的技术展开深入分析和细致研究,让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尽可能使用兼容性强的产品,消除这些潜在的障碍。例如,在系统间接口的选择上,我们会倾向于采用同一走线方式或具有开放接口协议的设备。若遇到接口协议无法达成一致的状况,我们会自主研发设计接口协议,以保证最终实现系统的成功集成”,太极王辉如是说,“至今为止,太极已在上百个智慧楼宇项目中应用了自主研发的IBMS系统,将楼宇内所有的子系统均集成至一个管理平台,借助此管理平台,许多管理功能均得以实现。凭借专业的技术集成实力,我们成功地攻克了一批大型项目,并为客户带来了满意度极高的产品、方案及服务。”
通常来说,安防系统在楼宇内部会与6或7个相关子系统进行集成,此外,还需确保安防系统在不依赖其他系统联动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安全、可靠地运作,充分发挥其安全防护的职能。“在进行二次集成时,即将楼宇内包括安防、消防、自控等众多系统集成于一个集中管理平台,从而拓宽了防护范围。而当安防系统与楼宇自控、消防系统相结合时,便能呈现出更为立体且全面的防护和报警机制。如今,智能楼宇的各个子系统与安防系统的深度整合正日益普及。”王辉在展望太极楼宇安防未来的发展趋势时如此表示。
在现今的安防市场环境中,数字摄像机的推出时日尚短,且经过审核所需的时间也颇为漫长。上海延华周云指出:“现阶段,得到技防办认可的数字摄像机品种和品牌仍屈指可数,选择范围相对较小。相比之下,模拟摄像机早已趋于成熟,可选择的种类繁多。”现阶段正处于从模拟向数字转型的过渡阶段,鉴于数字摄像机的价格因素,部分楼宇项目采取了数模混用的策略,即将模拟摄像机与编码器结合后通过后端网络进行传输。待将来考虑全面采用数字摄像机时,只需更换其对应摄像机即可。
智能楼宇项目建设周期通常持续一年半至两年,对于大规模工程则需两年半至三年。自楼宇安防需求规划(产品设计)伊始,便应具备前瞻性的设计思维,否则竣工之后便会立即面临产品设备及技术的滞后。一般而言,楼盘发展沿袭阶段性建设的模式。第一期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如消防、监控、防盗等多个子系统;第二期则以集成化为重点,将各子系统整合为一体;直至第三期,方可开展智能化开发。周云指出:“若在一期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后期的扩展需求,后续扩展工作将遭遇诸多障碍。目前国内新建项目均要求与其他系统或平台实现相互集成,作为楼宇集成商需为楼宇安防及智能化的持续发展铺就坚实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