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变送器在工厂领域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以及精确度的稳定性,定期的检查与校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一种无需断开导压管即可在校准过程中进行现场操作的实用方法。
一、预备工作:
众所周知,差压变送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与导压管相互连接的。目前的普遍做法,需要将导压管与差压变送器的接头分离,然后接入压力源进行校准。这种方式虽然可行,但是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和体力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在拆装接头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导压管折断或发生泄漏等问题。然而,无论何种型号的差压变送器,其正负压室均配备有排气、排液阀或旋塞。这无疑为我们在现场进行差压变送器的校准提供了便利条件,换言之,无需断开导压管即可完成差压变送器的校准工作。在校准差压变送器之前,首先需关闭三阀组的正负阀门,开启平衡阀门,随后拧松排气、排液阀或旋塞以释放压力,然后用自制的接头代替接正压室的排气、排液阀或旋塞;负压室则保持原有的拧松状态,使其与大气直接连通。压力源通过软胶管与自制接头相连接,关闭平衡阀门,并对气路密封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将电流表(电压表)、手操器接入变送器的输出电路中,预热通电之后便可以开始校准工作。
二、常规差压变送器的校准:
首先将阻尼调至零状态,先行调节零点,然后施加满度压力以调整满量程,使输出达到20mA。现场校准讲究速度,此处便为您介绍零点与量程的快速调节法。在调节零点的过程中,对满度几乎不产生影响,然而,在调节满度时,零点却会受到影响,不带迁移时影响程度约为量程调整量的1/5,即若量程向上调整1mA,则零点将向上移动约0.2mA,反之也是如此。若以满量程压力为100Kpa为例,此时读数应为19.900mA,调节量程电位器至输出为19.900+(20.000-19.900)×1.25=20.025mA,满量程增加了0.125mA,因此零点应增加1/5×0.125=0.025。调节零点电位器使输出为20.000mA,调整完毕零点与满量程后,再对中间各刻度进行检查,查看是否误差过大?如有必要则进行微调。然后进行迁移、线性、阻尼调整工作。
三、智能差压变送器的校准
采用上述传统方式对智能化传感器进行校准显然是不可取的,这由HART传感器的精密构造及原理所决定。实际情况中,智能传感器在接收到外部压力源及产生的4-20mA电流信号之间,除了机械环节和电子电路之外,还有微处理器芯片对输入数据进行精密运算。因此,调校过程须与传统方式有所区分。实际上,制造商针对智能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具有详细说明,如ABB的传感器在校准方面,可划分为“设定量程”、“重定量程”及“微调”三种操作阶段。 “设定量程”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数字化设定LRV和URV来完成设备配置,而“重定量程”则需将传感器接入标准压力源,通过一系列指令引导,让传感器直接感应实际压力并对数值进行精准设定。初始和最终量程的设定直接受到实际压力输入值的影响。但我们需注意的是,即便模拟输出值与输入值关联准确,过程值的数字读数显示的数值仍可能存在细微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微调项进行修正。由于各个环节均需独立调校且必须相互配合,所以在实际校准时,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是进行4-20mA微调,以此纠正变送器内部的D/A转换器,由于此步骤不涉及传感器模块,故无需借助外接压力信号源。接着是进行全行程微调,旨在确保4-20mA电流输出、数字读数与实际施加的压力信号保持一致,实现此目标需借助压力信号源。最后进行重定量程,通过调整使模拟输出4-20mA与外部压力信号源相互匹配,此操作与设置变送器外壳上的调零(Z)、调量程(R)开关的作用完全一致。问题探讨:
有人主张,仅利用HART手操器便能更改智能传感器的量程,同时也能进行零点和量程的调整工作,无需借助外部压力源,然而此做法不能称之为校准,只能被视为“设定量程”。严格来说,真实的校准过程需要使用一台标准压力源向传感器输入压力信号。因为不借助标准仪器而进行量程调节(LRV、URV)并非校准,忽略输入部分(传感器的压力)而专注于输出调节(传感器的转换电路)同样不符合正规的校准程序。另外,压力、差压检测元件与A/D转换电路、电流输出数据的关系并非等价,校准的主要目的便是找出这三者之间的准确变化关系。在此特别声明:只有对输入和输出(输入传感器的压力、A/D转换电路以及环路电流输出电路)同时进行调试,才能够被归为真正意义上的校准。
四、几点实用建议:
在调校工作结束后,务必将排气、排液阀或和旋塞恢复原位,并应缠绕生料带,确保旋紧之后无泄露现象。在旋紧之前,应对正、负压室分别进行排气、排液操作。此时还可以利用工艺压力,对变送器进行简单的静态误差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