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十二五”发展纲要中,物联网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被纳入其中。身为一名现代石化工业的技术专家,借此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机,我期望政府能够加大对于物联网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其建设步伐。因为物联网的良性发展对于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传统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
所谓的物联网,实质上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深度运用和网络拓展,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设备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认知,透过网络传输互通,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发掘,以实现人类与物体、物体与物体间的信息交互与无缝连接,进而达到对现实世界的实时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鉴于我国石化工业发展水平差异仍较大,“三高两低”特征依旧显著,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据初步估算,若石化工业运用物联网实现智能化管理,将使现有的生产力至少提升10%,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程度25%,这对于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安全事故以及环境保护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全球各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我国应当抓住机遇,争取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追赶或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于物联网财政税收补贴政策的支持,着重在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投入精力。我国在智能传感器、RFID、智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的研发水平相对滞后,集成电路芯片80%以上依赖于进口,在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核心芯片、中间件等方面缺乏核心技术。许多研究机构因缺乏资金,阻碍了研发进程。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其次,组建研发联盟。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呈零散状态,行业规模较小,技术分散,缺乏领军企业。若政府能整合国内技术优势,重点突破,必将有利于关键技术和环节的迅速突破。
再者,培养高级人才。应采用引进机制,通过大力推行“海智计划”等措施,吸引和留住国内外的顶级人才,以此加速物联网的发展进程。
衷心期望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缩小我国物联网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